[免费注册][安全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趣闻中原崛起体现在哪些方面,赵辉豫剧唱段大全

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中原崛起体现在哪些方面,赵辉豫剧唱段大全

历史趣闻2023-7-12阅读:443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逐鹿中原”,意思是说,谁占据了中原谁就能统治中国。这个成语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既是一个政治活动的核心地区,同时也是文化核心地区的历史趋势。作为一种趋势,它有时强劲突显,有时也软弱黯然。但在周、秦、汉、唐、宋、明、清这几个最强盛的历史朝代里,这个趋势表现得尤为醒目。因此,它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主流现象。中原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作用的现象,无论通过文献史料还是考古资料,都可以明确地在商代辨认出来,进而可上溯到夏代。二里头文化的种种表现以及传说中有关夏人对东方的胜利,都意味着中原在当时已经很成气候了。所以,这个历史趋势的出现应该是更早的事情,而近十几年的考古学发现,提供了这段史前过程的资料。

一、公元前5000年的文化形势

近些年在南方地区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初步揭示了长江流域旧石器时代文化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大约始于距今12000年前后。以后,有彭头山、皂市下层、马家浜等文化与新石器晚期的大溪文化、崧泽文化联系起来,使我们得以了解到这个稻作文化区的形成过程。但是,与之同时的华北地区的情况却不分明。目前,我们对华北地区较早时期情况的了解,是通过公元前7000~前5000年间的磁山、裴李岗、老官台、后李等几个文化得到它。它们已进入旱作农业经济时期,从而在北方形成了一个旱作农业文化区。照此看来,华北旱作农业文化区的形成应当是更早一些的事。但由于目前极少有这个时期的考古资料,我们只能使用这个过程之两端的材料构成一个假说,来推测华北旱作农业文化的形成。

旧石器晚期的华北地区普遍发现了细石器遗存,这些细石器遗存的年代下限可能已进入全新世。到公元前7000年前后,在前面所说的几个文化里,细石器基本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大中型磨制石器群。而同时,在北方地区的兴隆洼文化以及稍晚的赵宝沟文化中,细石器还在石器群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情况甚至延续到更晚的文化里。所以,这些地处北方地区的文化虽然年代与磁山文化相同,其文化面貌却更像联系华北旧石器晚期与磁山等文化的中间环节。这样便可以构筑一个假说,即自全新世以来,气候逐渐变暖,气候带也逐渐向北推移,原本适应华北地区干凉气候的以细石器为特征的文化,其南限也就随之向北退缩;停留在当地的人群则逐渐发展起适应温凉气候的以大中型打制及磨制石器为特征的文化,并最终形成了以旱作农业为基础的黄河文化带。这个过程可能初步完成于磁山、裴李岗文化之前,但以后黄河流域农业文化北进的趋势一直没有停滞。在这个过程中,对气候环境变迁最敏感的也许首先是人们文化中与经济活动息息相关的部分,即旧有的包括打制石镞在内的细石器及其制造技术被新体系所替代,而带有习惯势力色彩的陶器,其变化过程可能滞后了一段时间。例如,在老官台、磁山、裴李岗等黄河流域早期文化中,皆发现了相当数量的深腹罐形器,它们和流行于北方地区的筒形罐应当有渊源关系,甚至流行于北方的之字纹在裴李岗等文化中也有发现。与其说这是受北方文化因素影响所致,倒不如说它们是大北方文化普遍因素的孑遗(注:赵辉《中国北方的史前石镞》,《国学研究》第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这样,最迟到公元前5000年,中国的新石器文化形成了北方旱作农业和南方稻作农业两个经济文化区。而在它们的外围,生产经济至多还在起步阶段(图一)。

640

图一公元前5 0 0 0 年前的文化形势

1. 兴隆洼文化2.磁山文化3.裴李岗文化4. 老官台文化5.城背溪文化6.彭头山一皂市下层文化7.仙人洞遗存8.后李文化Ⅰ.旱作经济区Ⅱ.稻作经济区

在这两个农业经济文化区中,各考古学文化之间有了一些联系。以地理上毗邻的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为例,两者的石器群种类形态相似颇多,陶器群也有其相似的一面,但磁山文化最有特色的倒靴形支座和陶盂在裴李岗文化中基本不见。这表明,两者虽然在技术层面有一定的联系,但饮食生活习惯还存在巨大差异,而风俗习惯也许更能表达人们群体心理的认同程度。不过,这些文化之间的关系尽管松散,却也有疏密之分,如都有不少三足钵的磁山、裴李岗、老官台文化之间的联系,要比它们和以厚胎深腹釜为特征的后李文化的关系密切一些。下游江淮地区尚未发现与后李同时代的文化,但在稍晚的马家浜、河姆渡文化中也有大量厚胎陶釜。故是否可以说,后李文化时期就已经为它和江淮文化建立联系打下了基础?这种文化关系在后续时代的文化格局中便清楚地显现出来了。

二、公元前5000~前3000年的文化形势

这一时期各地文化均有空前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以陶器和石器为首的制造业有了长足进步。通常会把仰韶文化的质地细腻、器形规整、烧成温度高而且图案漂亮的彩陶作为这个时期陶器制造技术的代表。其实,最早出现在大溪、崧泽文化的封闭窑室和黑、灰陶烧制技术,以及利用轮制成型技术而可能达成的批量生产的意义也不能低估。玉石器制作技术在长江流域诸文化中发展得较早且快,崧泽文化和南京北阴阳营、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存中的玉器便是当时的代表作。

农业在一些文化中已逐渐成为最基本的生活手段。目前虽然很难得出农业经济进步幅度的计量数字,但它的发展可以从聚落数量增加、面积扩大、文化堆积变得厚而长期等许多现象上体现出来,因为这些变化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这一时期很多地区都出现了环壕聚落,它意味着安定持久的生活以及氏族社会的稳定。而前述聚落面积扩大、聚落分布密度增加等现象,又意味着人口的大幅度增殖和集团规模的扩大。这些变化又进一步导致了两个有关联的文化倾向。

首先是考古学文化的地域扩大了,内部联系加强了。汇合磁山、裴李岗、老官台文化而来的仰韶文化,在分布范围上远远超过了前三个文化的总和;从公元前5000年起,仰韶文化在文化面貌上表现出来的内部统一性不断增强,到庙底沟期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类似的情形也出现在黄河下游。后李文化之后,经北辛文化过渡而来的大汶口文化在将胶东半岛土著文化混一的同时,也逐渐把地域拓展到西至豫东、南越淮河的广大区域。长江中下游的地方文化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展。其次是考古学文化之间交流的繁荣。文化的扩展使更多的人团结在一起,也使得文化与文化变成了近邻,这时,彼此间的联系也就变得密切起来。与此同时,在前一阶段文化之间联系上的微妙不平衡也持续加大,一些文化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而形成了几个大的文化群,如严文明概括的彩陶文化圈、鼎文化圈和筒形罐文化圈(注:严文明《中国古代文化三系统说——兼论赤峰地区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中国北方古代文化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吉德伟对前两个文化圈的特征与区别有过很好的描述(注:吉德伟《考古学与思想状态——中国的创建》,《华夏考古》1993年第1期。),只不过他把它们称作“东、西方文化”。吉德伟在文章里没有涉及东北地区的筒形罐文化圈。其实那里的情况也是类似,而且它形成的时间比其他两个还要早(图二)。

640

图二公元前5 0 0 0~前3000年的文化形势和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向

1.赵宝沟文化2.仰韶文化3.大溪文化4.薛家岗一北阴阳营文化5.崧泽文化6.大汶口文化I.筒形罐文化圈Ⅱ.彩陶文化圈Ⅲ.鼎文化圈

这种文化群的形成与它们各自不同的经济基础有关。但是,以物质文化面貌为标准划分出来的集团格局与经济类型的分布不完全一致。对此,也许可以借用苏联考古学的两个概念来表达这种关系,那就是“共同经济类型”和“历史文化区”。这种现象意味着人们之间的联系不仅建立在相同的经济生活上,还应当有思想的乃至政治方面的内容。

文化交流还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文化群之间。如具有仰韶文化风格的彩陶也出现于大溪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中,类似大溪文化的白陶普遍出于南中国的广大地域。不过,仔细比较三个文化圈之间的交流情况可以看出,仰韶文化在这个三角关系中似乎更为主动和强有力。一方面是它的彩陶风格影响甚广,另一方面,鼎文化圈中的封窑烧陶技术和产品、发达的磨制石器技术和玉器都还没有影响到仰韶文化中来。至于仰韶文化和筒形罐文化圈的关系,就更像是一边倒了。

仰韶文化之所以成为主动的一方,同它本身强大的实力有关。最近,笔者有机会在河南灵宝进行调查。当地已发现史前遗址120多处,据初步统计,仰韶文化庙底沟期的堆积有70多处,其中有三四处遗址的面积达50万平方米左右,北阳平遗址面积更是达到100多万平方米,其遗址数量之多、分布之密集、规模之大皆令人惊讶。而且一些迹象表明,灵宝还不是仰韶文化最中心的地区,由此不难理解仰韶文化何以在对外关系上取得优势了。如果不能全部归功于这场大规模文化交流的话,它至少也是导致下个时期文化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公元前3000~前2500年的文化形势

经过前面那场大范围的文化交流后,涌现出一批高度发达的地方文化,如具有大型宗教遗址和贵族墓地的红山文化,以大型聚落遗址、贵族墓地和发达的攻玉技术为特征的良渚文化,建造了超大型城址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以及仰韶文化大地湾遗址的宫殿式建筑等。为了强调这些文化的成就,我们用“文明”一词来称呼它们。由于它们所处的时代,可以把它们叫做“史前文明”;又由于它们所在的地理位置,也可以把它们叫做“地方文明”。

时间上的前承后续使我们相信,那场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与地方文明的崛起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这一点在有关红山文化的讨论中已被指出(注: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商务印书馆(香港),1997年。)。良渚文化的崛起也是建立在用鼎文化区内部广泛交流的基础之上。只是要彻底搞清这种文化交流在哪种机制上发挥作用,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比较这些地方文明不难发现,它们都达到相当高的成就,但在文化表现上却各有千秋,暗示其各自的社会发展方式有一定差别。以良渚文化为例,它的成长迅速而短暂,很快便达到高峰。在这个突起阶段,良渚文化似乎主要是自我封闭式的发展,与此前阶段开放式的对外关系有很大的不同。到了文化的峰值期,它开始对外扩张,同时有很多引人注目的特点,如它是一个组织化程序颇高的社会,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占有突出地位,社会中存在大量非生产性劳动支出,享乐型的社会生活等等。良渚文化的衰落也同样突兀,我曾经推测,这主要是由于良渚社会内部的调节机制彻底失效所致(注:赵辉《良渚文化的若干特殊性——论一处中国史前文明的衰落原因》,中国良渚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1996年[待刊])。

良渚文化的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占有突出地位,在这一点上,与之最相似的非红山文化莫属。然而两者的经济生活全然不同,前者的稻作农业显然不适合后者所在的东北地区,遗迹遗物所表现出来的宗教思想内容也有很大差别。若将良渚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作一比较,也可以看出,宗教在后者的社会生活中明显没有前者那样煊赫。良渚文化有小规模墓地和分散居住的聚落,又和大汶口文化中带有大规模公共墓地的村落不同,这意味着两者在社会组织方面的差异。这些高度发达的文化其命运也不尽相同。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衰落得比较早,身后留下了一段时间颇长的苍白;屈家岭文化过渡为石家河文化之后,也在与中原文化的折冲中改变了方向;只有大汶口文化的后续者有能力与中原文化对峙较长时间。

这些地方文明在发展、强大的同时均不同程度地对外扩张,这一点在大汶口、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早期、良渚等文化中表现得比较突出。此时,屈家岭文化的分布北进到今河南南阳一带,而这里曾经是庙底沟时期仰韶文化的范围;东面的大汶口文化比较早就已占据了豫东平原;良渚文化在它的繁盛期曾一度北上,直抵苏北连云港一带。但同期的仰韶文化却显得比较衰弱。一方面,在前一个时期里文化面貌十分统一的情形消失了,各地区的地方特色突出起来,至少就文化面貌而言,进入一种离析状态;另一方面,即便是仰韶文化的腹心地区,也开始出现来自其他文化的因素。此外,在仰韶文化除最西部的地区以外,也始终没有发现能和良渚、石家河等文化相媲美的遗存。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当时的中原地区处在一种空虚状态。由于中原文化和周围几个地方文明实力对比的差距,大约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文化之间的交流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早先主要是仰韶文化对外施加影响,这时则变成由各个地方文明对中原地区施加影响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这一时期视为中原文化区开始形成的时期(图三)。

640

图三公元前3 0 0 0~前2500年的文化形势

1. 红山文化一小河沿文化(牛河梁遗址群位置) 2.仰韶文化晚期一庙底沟二期文化(大地湾遗址位置) 3.四川盆地新石器文化4.屈家岭一石家河早期文化(石家河遗址群位置) 5.良渚文化(良渚遗址群位置) 6.大汶口文化晚期(大汶口遗址位置) 7.中原文化区开始出现

从更大范围的观察可以看出,前面说到的那些地方文明都处在中原文化区的周边地带,它们几乎在相同的时间里达到很高的发展程度,并在有个性地发展的同时,彼此间保持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巨大的文化丛体(注:张光直《中国相互作用圈与文明的形成》,《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年。)。所以,严文明在描述这种现象时,认为中国文明的发生既是多元的,又是一体的,简称“多元一体”(注: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文物》1987年第3期。)。在这个文化丛体的更外围地区,例如东北、蒙古草原到西北戈壁、华南地区,其文化发展显然没有达到同样的高度。这些地区要么不便发展农业,要么就是没有主动发展农业的必要。而且,前面提到的那些地方文明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对外方向是中原地区,所以,这些更外围地区的文化在当时处在一种缺少刺激、发展停滞的状态。以岭南地区为例,大溪文化时期,由于北面的仰韶文化十分强大,不但遏制大溪文化向北发展,也间接促成它掉转方向而对岭南渗透。结果,我们在深圳、香港地区都能看到具有大溪风格的白陶和彩陶。而进入屈家岭文化以后,长江中游的文化势力大幅度向北扩张。恰值这个时期,岭南地区文化是最说不清楚的。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当地的考古工作尚不到家,还没有发现;更大的可能是,这时的岭南由于缺少外来刺激,文化发展停滞,所以文化面貌也进入极其缓慢变化的阶段,以至于我们很难在已有的发现中把它们识别出来。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中国新石器文化清楚地呈现出三重结构。

四、公元前2500年以来的文化形势

中原地区吸收周边文化因素在此之前就已开始,这个趋势到公元前2500年以后变得愈发明显。从考古资料可以看出,中原地区的文化面貌一反单纯的样态,混合进来大量外来文化因素,变得复杂而丰富起来。这些外来文化因素如下:

第一,中原文化新出现的陶器种类不下十几种之多,如鼎、豆、单把杯、高柄杯、觚、鬲、甗、盉、鬶、斝和彩绘陶器等。其中有的与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有关,有的是受大汶口文化影响,还有的可以追溯到长城地带的北方。另如前述,快轮制陶和闭窑烧制陶器技术的发明也显然在用鼎文化区中先行了一步。

第二,石器制作技术有了飞跃性发展,其中不少是来自东、南方的因素。例如,石镞的镞体从扁平到立体的变化,至今在中原地区没有发现其中间环节,而长江流域的文化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此外尚不清楚玉器是怎么传入中原的,但良渚文化中的琮、璧、璜之类既然见于西北边陲的陕西神木遗存和齐家文化中,我们便有理由认为,当时的中原也会有这类东西,何况尧伐三苗的一个主要口实就是“苗民弗用灵”。

第三,中原地区出现连间区建筑是在仰韶文化晚期,首见于大河村遗址,但鄂北豫南在仰韶文化庙底沟期便已流行这种建筑了。我还推测,这种建筑样式可能与长江流域的干栏式建筑有关。

第四,在中原地区,目前仅在山西陶寺龙山文化遗址见到厚葬的习俗,以及用随葬品和葬具、墓葬规模、墓葬在墓地中的位置等来表现被葬者的身份、地位。而在屈家岭文化、崧泽晚期至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花厅期和红山文化这一连串的周边文化里,它们已经很明确地存在着了。其中,对中原文化影响最大的当首推大汶口文化。

第五,在周缘文化中发现的刻划字符,极有可能对日后中原文字系统的形成起过重大作用。龙和其他动物造型,以及琮、璧之类玉器所体现的精神信仰,也直接或间接地为中原文化及其后续者所继承。

伴随文化面貌的复杂和繁荣,中原地区形成了一个可以从考古学角度与其他地区分别开的文化实体——中原龙山文化。而且,在和周围文化的折冲中,中原龙山文化的实力不断增强,渐得优势,这一点可以从中原龙山文化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反映出来。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此时已经衰亡。曾经被石家河文化占据的豫南地区重又回到中原文化的势力范围;石家河的巨大城址在文化后期也走向衰败,城址上却出现了以瓮棺墓地为首的大量中原文化因素。东面的龙山文化依然强大,但在它的西翼出现了一个文化面貌更接近中原文化的地方类型——造律台类型,可知它也被大大地削弱了。

发生在中央地区的变化也波及到外层。在江浙地区,在良渚文化衰落的同时,浙南山地却出现了良渚风格的较大规模墓地,墓地中还发现类似闽中昙石山文化的拍印纹陶器。耐人寻味的是,类似昙石山文化的遗存在粤东地区有广泛分布,甚而达到珠江三角洲口岸,而处于这个范围内的广东海丰发现了良渚式玉琮。在另外一个方向,粤北出现了石峡文化。从各方面来看,石峡文化在粤北都是一支外来文化,与它面貌最接近的是赣江平原的樊城堆文化。我以为,与其把它们视为两个考古学文化,不如看作一个文化的两个地方类型更恰当一些。而在石峡遗址中也出土了良渚式玉琮。如果将昙石山和樊城堆两个文化向岭南的扩张联系起来,进而把这一现象置于更大的背景环境中,我们不难看出,它与整个文化格局的变化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中原文化的崛起建立在广泛吸收周邻文化的基础上。如果把中原文化的外来因素分出层次的话,越是来自远方或者年代上有一段距离的文化因素,在中原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就越是显赫。前者如玉器、象牙器、宝贝等,一进入中原,便都成了上层社会的专用品;后者最典型的例子莫如鼎,这种原产于东方的陶器滥觞于中原地区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并成为龙山时代中原居民最主要的炊器,而同时,在它的原产地山东和长江流域,鼎却趋向末路,它反而被中原地区保存下来。到了二里头文化,鼎在诸器中越来越凸显出来。《左传》宣公三年记:“昔夏之方有德,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为之备。”《史记·孝武本纪》也说:“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指的就是这件事。在二里岗文化中,一方面,鼎作为大众炊器的功能几乎完全被鬲所替代,另一方面却成为青铜器中最主要的种类。其实,标示社会成员等级地位的礼器,其绝大部分并非中原土产。关于这一点,李济早在60年代初就指出,殷墟青铜器的形制皆脱胎于陶器,而它们“绝非重复当时陶器的形制。它们显然是主要位于沿海地区新石器晚期文化的陶器的模仿品”(注:李济《再论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1962年;《安阳的发现对谱写中国可考历史新的首章的重要性》,1968年。以上两篇皆见《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可见,中原的上层统治者对于远方的和传统的东西持有尊重态度,并把它们看成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

这种“礼失而求诸中国”的现象意味着,文化交流不仅仅在技术、贸易等经济层面上展开,它更主要是在思想、制度、政治以及统治权术的层次上进行的。

这一点也似乎有助于说明,中原文化强盛起来的原因,也就是那些曾盛极一时的地方文明衰退消亡的原因。所谓中原,是天下居中、八方辐辏之地。在史前文明的丛体里,它是物流、情报、信息网络的中心。这个地理位置方便当地人广泛吸收各地文化的成败经验,体会出同异族打交道的策略心得,终至后来居上。张光直认为,商代城市主要是出于政治原因建设起来的(注: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经联出版社(台湾),1983年。)。我们可以把这个认识再引申得远一点,那就是,中原文化的强大主要依赖于政治、经验的成熟,而并不是因为它在经济实力上占有多么大的优势。反之,前一个时期的那些地方文明由于处在这个网络的边缘,信息来源狭隘,从而导致了它们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和社会运作方向的偏斜,最终在和中原文化的对峙中渐落下风,有的甚至还没来得及和中原文化直接对峙就先行衰落下去了。

因此,中原作为一个文化实体凸显出来,不仅为以后三代文明准备好了地域舞台,还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多重空间结构。在这个格局大势中,中原兼收并蓄各方好的东西,为我所用,它有包容、同化和改造一切外来因素的大度心理,也因此得到其外围群体的认同。所以,中原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与日俱增,辐射四方,这在人们的思想乃至心理等方面留下深刻烙印(譬如外服制度、“中国”的观念等),也决定了中国历史上政治、军事、外交等一系列重大行为的基本方策。而这个贯彻了几千年的持续而有力的历史趋势,便肇始于公元前3000~前2500年之间。

640

转载来源:《文物》2000年第1期

中原崛起体现在哪些方面,赵辉豫剧唱段大全

中原中心观念是什么意思?

中国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惯常使用“中原”一词,学术界基本认为黄河中游地区包括今豫东、豫北冀南、豫西晋南、关中地区。中原地区在中国文明起源多元一体化过程中,占据了一体化的核心地位。这个中原在史前文化的格局中,处于严文明先生所说的“重瓣花朵”中的花心[1]。赵辉先生进一步分析这样的“重瓣花朵”格局何时形成,提出中原文化区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500年之间形成,中国史前文化呈现出以中原为中心的的三重结构[2],而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在公元前2500年之后的龙山时代才真正形成[3]。
  段宏振先生对“中原”概念作了比较系统的厘清。他认为,中国即指中原,自然地理意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人文地理意义上包含相对于周边蛮夷戎狄而言的中央地区,综合起来而言,系指华夏族群集中居住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的黄河两岸地区,广义的中原指以河南为中心的周临地区。从考古学角度说,中原即指中原考古学文化区[4]458~459。段先生提出,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2000年,中原都处在孕育期,自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600年的夏代,中原才初步形成[4]463~472。
  笔者基本认同段宏振先生关于“中原”概念的判定,应当是黄河中游地区包括今豫东、豫北冀南、豫西晋南、关中地区的人们逐步形成了统一的文化区及其相对统一的大族群“华夏”,并形成了早期的“中国”之后,“中国人”对于自己居住地域从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方面提出的自我认同的概念。
  从考古学角度判断的中原,是从考古学文化格局黄河中游地区与周边地区文化对比的突出中心之反差,来判断的。中国史前考古学文化格局中原中心态势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其实在何时形成中原概念上,难以给出非常明确的界标,以致赵辉先生认为中原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之后的龙山时代,而段宏振先生则认为是在公元前2000年之后的夏代。
  从理论上说,中原是一个概念,中原概念形成的明确的界标不能依赖考古学文化来建立,而应当由观念文化来建立。
  所谓观念文化就是精神文化,是指个体、群体和社会所有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5]234,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的各种思想观念和精神产品的总和[5]240。“中原”概念的形成当然可以用精神文化考古的方法[6]18~34。通过对“中原”观念物化表现的探索,来建立其概念形成的明确标志。

中原崛起体现在哪些方面,赵辉豫剧唱段大全

中国古代文化中心南移历程及体现

中国古代文化中心南移历程及体现
文化中心的迁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文化运
动现象。
它是在经济中心转移的牵引力和政治中
心转移的推动力共同作用下逐步迁移的。
然而,
数干年来中国和世界文化中心迁移的历史表明,
一旦世界文化中心转移到某一个国家或一个国
家的文化中心转移到某一个地区,它又会进一步
促进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正是从
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一千多年来中国文化
中心的南迁,尤其是近百年来东南沿海新月形文
化带的形成,为东南沿海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
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这是历史的必然。
如果我们
不能从理论上真正认识到这种历史的必然性,那
么,在实践中,在制订经济发展战略和推动经济
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就会瞻前顾后,踌躇不前;就
会失去机遇,遗恨千古。
一、文化中心转移的内在机制
经济中心(又称经济重心)即经济最发达的
核心地区。
经济中心的转移,是导致文化中心转
移的基本的、稳定的、也是最大的牵引力或推动
力。
当然,经济中心的转移是逐步过渡的,是在地
理环境变迁、社会政治动乱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等
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由一个地区渐次向另一
个地区迁移的。
根据作者长期研究的结果,从上古到秦汉时
代,中国的经济中心一直稳定在中原地区。
从魏
晋到南北朝时期,拉开了江南经济开发的序幕。
虽然此时中国的经济重心仍在黄河流域,但是已
经开始微微向东南倾斜。
唐代中叶的安史之乱使
黄河流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全国的经济中
心基本上完全转移到了长江流域的下游地区。
自宋元以来的干余年间,由于黄河流域环境
不断恶化,长江流域条件优越,致使中国的经济
中心始终稳定在江南地区,而且从未出现过再度
回复到黄河流域的任何可能性。
这种南盛北衰的
格局起码还会维持若干个世纪或更久。
正是由于
中国经济中心转移的这种基本趋势及其所形成
的经济发展格局,吸引着中国的文化中心和政治
中心先后在北宋王朝末叶和灭亡之后相继转移
到了江南地区。
换言之,如果没有经济中心的转
移,另两类中心的转移就很难实现。
政治中心一方面随着经济中心的转移而转
移;另一方面,由于国内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形
势的不断转换,它有时往往脱离经济发达地区而
向斗争的第一线转移,它对文化中心转移的影响
是有条件的、不太稳定的。
当两者转移方向一致
的时候,政治中心则往往促进文化中心地区文化
的进一步发展。
从夏、商、周三代到北宋灭亡的三干多年间,
中国的政治中心始终在黄河流域,并且沿着西安
—洛阳—开封轴心缓缓自西向东迁移。
其中
历时最长者当属西安。
自秦汉到隋唐的千余年
间,长安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
它领导中国文
化第一次在汉代、第二次在唐代登上了世界封建
文化的高峰。
公元1127年的开封陷落和宋室南迁,标志
着中国的政治中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江南。

州和南京曾一时成为偏安王朝的首府。
然而,由
于塞外游牧民族对农业王朝的威胁并未消除,所
以,中国的政治中心便在明朝初年北上燕赵,北
京成了最近数百年间中国的政治中心。
二、中国文化中心转移的历史轨迹
1.中原文化时代
根据我们对2500多年来中国历代人才地理
分布的空间转换过程所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①,
从夏商时代文明起源一直到北宋灭亡的300。

间,中原地区始终支撑着中国文化的江山。
故将
这一时期称为“中原文化时代”。
从上古到秦汉时代,由于中国的经济中心稳
定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因而这里人才辈出,
学风浓厚,齐、鲁、关、洛为学术重镇。
春秋战国时
代诸子崛起,百家争鸣,各持学说,各据地域,学
风弥漫于黄淮之间的鲁、齐、楚、魏、卫、韩、赵地
区,尤以孔子讲学的鲁国学风最浓。
东汉时代,中国的文化中心仍然在黄河中下
游地区,春秋战国时代文化发达的齐、鲁、宋、楚、
韩、卫一带,学风依然浓重。
就东汉的行政区划分
来看,也是以充州学风最盛,而充州又首推陈留
郡鼎盛。
从三国时代开始,随着中国经济重心(中心)
的微微向东南倾斜,历魏晋南北朝而至隋唐,一
直到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基本上转
移到东南地区,南方学风经历了长达六、七百年
的逐渐兴起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中心
由北向南艰难转移的过渡时期。
唐代学风的全国分布仍然表现出北盛南弱
的总态势。
在学风浓重的黄河流域,学风分布的
轮廓恰似一把以关中为柄的巨型扇子,扇叶覆盖
了今天的晋南、冀南、鲁西、苏北、皖北以及全部
河南省域。
人才最密集的地区在当时河北道南部
的赵州、冀州和流州。
与此同时,南方学风日渐兴
盛,长江三角洲和杭州湾沿岸人才尤为集中。

一形势的出现预示着中国文化中心的南迁已经
正式拉开了序幕。
值得注意的是,从唐代开始,福
建泉州的学风已经兴起,历宋、元、明、清而日渐
兴盛,终成我国东南沿海又一学术重镇。
北宋是我国文化中心自黄河流域彻底转向
江南的关键时期,这时的长江流域在文化实力上
与黄河流域旗鼓相当。
当然,由于传统力量的支
持,黄河流域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
人才和学风
密集于西安一洛阳一开封轴心线上,其中尤以作
为北宋“文化首都”的洛阳独领风骚。
在南方,北
宋时代学风最盛者为福建路,次为两浙路。
福建
学风之盛,显受朱熹影响。
他虽为安徽人,但出生
和讲学均在福建,形成所谓“闽学中心”。
2.江浙文化时代
宋室南迁标志着中国文化“江浙时代”的开
始。
在此后的七、八百年间,从长江三角洲到杭州
湾沿岸,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人才迭出,群英荟
萃,被誉为“人文渊蔽”。
从南宋到元、明,学风盛行江、浙、赣地区。

宋时代学风的分布,在我国南方自西而东形成所
谓五大学风盛地,即四川眉江、资江流域的蜀学、
湘江流域的湖南学、赣江流域的陆学、钱塘江流
域的浙学和闽江流域的闽学。
元朝虽然为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牧者王朝”,并且建都于大都(北
京),然而中国学风南盛于北的总趋势仍未改变,
其中以江、浙、赣和皖南学风尤盛。
到明代,中国
学风南盛北衰的局面已成定局,形成了以江、浙、
赣为主体的长江下游学风密集区,尤以苏州人才
密度最大。
清代学风敛聚江、浙和皖南。
江西学风到清
代明显衰减,人才密集区收敛到苏南、浙江和皖
南地区。
其中苏州人才之众,冠绝全国,次为常
州、扬州和杭州。
在浙江,浙西学派以治经学为
主,浙东则以史学见长。
皖南人才集聚于宁国、徽
州二府。
福建学风与人才分布于闽江和晋江两
岸,前者有闽县、建宁,后者有晋江、安溪等学风
盛地。
3.东南沿海新月形文化带的形成
近百余年来,由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
迅速发展和中外文化相互交流的影响,使得我国
人才一学风密集的地区逐渐由清代的江、浙、皖
南三角地带渐次顺着江、浙沿海向南发展,初步
形成了北起江苏南部、历浙江、福建而至广东的
我国东南沿海新月形文化带。
根据我们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今改称院
士,下同)籍贯统计的结果发现,在统计的242位
学部委员中,北方(吉、辽、京、津、冀、鲁、豫、陕)
为49人,占全国的20写;南方(皖、川、鄂、湘、
赣、苏、浙、沪、闽、粤、黔)多达193人,占全国的
80。
这是自宋、元、明、清以来我国南盛于北的
人才分布总格局的继续和发展。
在南方人才分布的态势方面,一个显而易见
又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学部委员的出生地集中分
布于东部沿海的江、浙、闽、粤四省,从而形成了
与弧形海岸带一致的所谓“新月形文化带”。
地处新月形文化带北端的江苏省,是人才最
密集的地区。
全省有学部委员58人,远远超过
我国北方8个省市学部委员的总数(49人),占
全国的将近1/4(24.0写)。
仅次于江苏者为浙江,全省有学部委员40
人,占全国总数的1/6(16.5%)0
上海也是人才与学风密集的重镇,全市有学
部委员11人。
福建省共有学部委员24人,与北京、天津、
吉林、辽宁、河南和陕西等6个省市学部委员总
数相等,占全国的1/l0a
广东省有学部委员20人,占全国学部委员
总数的8.3000
三、东南沿海的机遇
1.岁月悠悠,千载难逢
中国文化中心由北方向南方的转移过程,经
历了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
显而易见,从公元前
1900年夏王朝后期中国文明起源②到先秦时代,
黄河流域文明在长达3000多年的时间中都占有
绝对的优势;即使到汉唐时代,黄河流域的文化
优势仍然十分明显;北宋时代,尽管中国文化中
心南移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但中央政府仍然采
取“竭三昊以奉西北”的政策,以遏制文化中心的
转移。
只是在最近的七、八百年间,中国的文化中
心才彻底移到了南方,而东南沿海新月形文化带
的形成,如果从中国文明起源时代算起已经经过
了整整38个世纪。
岁月悠悠,机遇瞒珊,来之不
易,千载难逢,东南沿海人应当更加珍惜这一大
好时机。
2.东亚经济一文化地理的新格局
数千年来,在中国国内文化中心逐步向东部
沿海地区,特别是向东南沿海地区转移的同时,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向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辐射、
传播,形成了披染中国传统文化风采的“汉文化
圈”。
到20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东亚经济一文化
地理的新格局,它以独具东方风韵的经济文化共
同体的面貌登上了20世纪后半叶的世界历史舞
台。
东亚经济一文化地理的新格局以中国传统文
化核心区为依托,呈同心圆状向太平洋方向辐
射、扩散,大体上形成了四个经济一文化带。
其中
第一带为以中原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带;
第二带为包括整个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大新月
形文化带;第三带包括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
等四个国家或地区,即通常所说的亚洲“四小
龙”;第四带即经济发达的日本。
显而易见,包括
东南沿海在内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新月形文化
带正处在十分有利的经济一文化地理位置上,它
不仅背依腹地辽阔的黄河一长江流域,具有丰厚
的资源储备,而且面对东亚经济率先腾飞的日本
和“四小龙”,具有引进外资和技术的捷足先登的
优势。
深而言之,由于第三带和第四带同处于“汉
文化圈”之内,因而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具有血
脉相联的文化传统,这就使得东部沿海地区比起
西方国家来更容易学习日本成功的经济,在即将
到来的21世纪,随着世界文化中心向亚洲一太
平洋地区的转移,东南沿海经济腾飞的光环已经
高悬中天。
主要参考文献:
①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e
②夏绷:《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廖智宏〕
〔作者简介〕王会昌,男.萦古族,1943年S月生,河南省南
阳人,理学硕士,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地理来教授。
主要著作有《中
国文化地理》和《古典文明的摘篮与墓地》。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普宁内裤网
购买广告请联系站长!
图片推荐
    最新商界事件,最新商界奇闻

    最新商界事件,最新商界奇闻

    网上有很多关于最新商界事件,最新商界奇闻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最新商界奇闻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本文目录一览:1、最新商界奇闻最新商界奇闻看到这则'骇ré
    郑乃馨李振宁cp小说,李振宁郑乃馨同款卫衣

    郑乃馨李振宁cp小说,李振宁郑乃馨同款卫衣

    爱豆不谈恋爱难不难?答案是:难!因为就在今天,又有网友塌房了!这次的恋情瓜可不是多了一个“小嫂子”那么简单,因为当事双方都是爱豆,这就.......emmmm.......被爆出疑似恋爱的是UNINE
    探索宇宙的飞行器是成功了吗?

    探索宇宙的飞行器是成功了吗?

    这些年,我们人类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探索宇宙的奥秘,但是并不怎么顺利,或许知道的也就是一些皮毛。他们想了解得更多,无奈人类的飞行工具速度是个大问题,虽说已经很快了,但是目前人类的技术还不能够在几个小时或者
    秦始皇竟跟外星人有接触?

    秦始皇竟跟外星人有接触?

    秦始皇的时代就曾出过外星人?  《拾遗记》卷四一记载道: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论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衫开之时,了如亲睹。他们还
    世界上最恐怖的50种怪病,肚子上长阴茎(图)

    世界上最恐怖的50种怪病,肚子上长阴茎(图)

    虽然现代医学越来越发达,但人类得的怪病的概率反而越来越高,主要是因为现在环境的破坏、不安全的食物、各种核化工污染,使得人类患上从所未见、匪夷所思的怪病,下面为的盘点世界上最恐怖的50种怪病,既然还有人
    最新观测显示金星表面近期有熔岩流动迹象

    最新观测显示金星表面近期有熔岩流动迹象

    我们对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观测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近日科学家对金星表面进行,发现了其表面有熔岩流动迹象,应该是火山出于活跃状态。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红色突起部分。该图像由红外热感成像,这就不难
    太阳风暴,太阳风暴对地球影响有多大?

    太阳风暴,太阳风暴对地球影响有多大?

    太阳风暴概述太阳风暴是太阳磁场变化到一定程度导致能量爆发的产物,由于太阳的日冕层的高温的作用,氢,氦等原子被电离成带正电的质子,氦原子核和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等粒子。这些带电粒子运动速度非常快,导致不断有
你是怎么知道众人趣的?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