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魏河是薛河的支流,木石镇东台村后的魏庄泉群为其源头,经东台村西,西流1.5千米汇入沂河(发源于木石镇北部山区),然后折向西南入薛河。
1966年夏,滕州市木石镇东台村的俞廷文、俞训江二人在村西的小魏河东岸挖螃蟹时,发现了一个青铜鼎,当即上报公社,二人被安排将鼎送至滕县博物馆。鼎有铭文,经郭沫若鉴定,为西周晚期的青铜礼器,被命名为“杞伯鼎”,价值连城,是杞国数次迁徙的一个重要史料。
杞伯鼎
鼎内壁有铭文21字:“柏白(伯)每匕乍蔻(邾)姆(曹)宝鼎,其万年眉寿,子子孙永宝用享”。鼎通高26.5厘米、口径27厘米,现藏北京历史博物馆,被定为国家级历史文物。
郭沫若先生认为铭文中“每匕”即杞国的第四代国君谋娶公,鼎是与当时小邾国永世友好而铸。据清乾隆间史学家顾梗高辑《春秋大事表》载:“小邾国,曹姓,国于今山东兖州府滕县东六里有古郳城。”与此鼎出土地点相印证。
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商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1000多年,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杞国建国于商朝,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事迹已不可考。周朝初年,杞国重新建国,自东楼公起,有史料可考的国君有20位,直到公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国。
杞伯鼎铭文
杞国是小国,史书罕有记载,《史记》虽有“陈杞世家”记载陈、杞两国的历史,但对杞国的描述只有270 多字,而且还特别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这样的小国,在周围强邻的压迫下,被迫屡有迁徙。杞国最初大致在今河南省杞县一带,后来迁到今山东省新泰,后又迁至昌乐,再至安丘一带。杞国虽小,但也有其重要意义,那就是杞国人乃是夏朝王室之后,存有夏礼,因此孔子曾为考察夏朝之礼而到访杞国。只是由于杞国文献也多散失,因此孔子感慨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论语·八佾》)历史上还流传着一些和杞国有关的故事,《列子·天瑞》中所说的杞人忧天的故事,就发生在杞国。该成语虽说往往用来形容庸人自扰的无谓担忧,但也有人认为,这和杞国多经磨难而造成的国人忧患意识有关。
甲骨文中的“杞侯”字样
(《甲骨文合集》编号13890)
目前为止,发现的杞国存在的考古证据不多。共计有六块殷墟甲骨文提到了杞侯或杞地,可作为商代杞国存在的证据。而在杞县尚未找到杞国遗存,县城中曾有后人建的东娄公庙,祭祀杞国开国君主东娄公(即东楼公),但该建筑在1949年后也已被拆毁。在新泰,清朝的道光和光绪年间曾出土过一批杞伯每匕所做的青铜器,2002年新泰周家庄又发现了杞国的贵族墓葬群,证实新泰曾是杞国所在地。另外,1962年,武汉市文物商店曾收购到一件杞伯每匕的簋。
郑平,教师,滕州古薛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青年墨子研究会会员。有多篇文章在各级杂志报纸刊物上发表。
本文首发《古薛文化研究会》,转载旨在传播更多地方文化。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