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
人类对财富的渴望,已经渗透至每一个毛孔,只要是听闻有关宝藏的秘密,就会像嗜血的蚊子一样趋之若鹜。古今中外有很多至今仍未找到答案的谜案,我国历史上关于宝藏的传说也比比皆是。
明末清初时期由于战端四起,很多豪杰都揭竿而起,比较有影响力的就是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位农民起义军领袖,虽然最后都被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中,可是有关他们藏宝的传说却不胫而走,时至今日已经流传了300多年。
随着我国考古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曾被认为是悬案的历史疑案,都在考古过程中找到了答案。有关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被实锤。而沉银遗址就在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的岷江河道内。
张献忠江口沉银案公之于众
民间关于大西政权创建者张献忠的风评并不好,有人认为他入主川蜀之后,便开始大肆掠夺民财并以武力镇压屠戮敢于反抗的民众。为此曾累积了数不清的金银财宝和稀世珍宝,后来他在西充凤凰山对抗清兵之时,被清和硕肃亲王豪格引弓射死。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虽然大西政权仅存在了三年,但是在张献忠死后,有关江口沉银的传说却传得沸沸扬扬。但是在他死后的300多年时间里,人们只知道有江口沉银的传说,却并不知道具体的位置。甚至有很多人都认为所谓石龙对石虎的说法只是民间的一种谣传而已。
直到2015年6月25日,彭山区检察院官网刊登了一篇有关“张献忠稀世宝藏被盗掘案”的文章,大众才知道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确有其事,并非是民间的讹传。这篇文章中披露了案件的一些细节,这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系多个团伙协同作案的大案要案。
其实,从古至今盗掘古墓的案件就层出不穷,三国时期的曹操为了扩充军饷,不惜专门设立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很多两汉时期的古墓都被非法盗挖了。民国时期由于内忧外患,所以盗墓贼十分猖獗,很多古墓、遗址都被洗劫一空。
建国之后类似的案件也层出不穷,但发生于2011年至2015年4月,有关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的盗掘案,却成为了进入21世纪之后,破坏性最大、损失最多、影响最坏的盗掘案。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涉案估值3亿的文物被疯狂盗掘,这对我国考古来说绝对是一个大损失。
被专家定性为一级以上的珍贵文物,例如,金狮、金印、金册子等,每一样都价值连城.彭山区公安局在接到报案之后,立即对此案进行了侦查,最后以盗掘古文化遗址、倒卖文物罪刑拘25人。
虽然罪大恶极的盗掘案主犯都被绳之以法了,可是要想追回那些被他们倒卖的珍贵文物,却犹如大海捞针一般困难。无论是对于考古还是文化传承而言,都将是一个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但通过这次案件审理,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这一考古谜团终于逐渐浮出水面。
江口沉银遗址水落石出
2005年的时候,施工人员曾在岷江彭山江口段河道发现过和张献忠有关的文物。工人们挖掘出过7枚明代银锭,经鉴专家定属国家珍贵文物。2010年挖出文物的地址,被确立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即后来成为旅游景点的“江口沉银遗址”。
而盗掘张献忠沉银的犯罪分子,也是因为知道了这里可能会有更多文物,所以才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这里挖掘了四年之久。在后来的施工过程中,依然陆续发现了很多与张献忠有关的文物,这为揭开张献忠江口沉银谜案提供了重要线索。
“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岷江主河道和流经成都市区的府河交汇处,距四川省会成都市约50公里。据考古专家的推断,分布面积可能有100万平方米。自清代以来的相关文献中,就曾多次记载过明末大西军领袖张献忠曾沉银于此。
2016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学术专家,开始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2017年1月5日发掘项目启动,时至今日已经有4年之久了。据考古发现张献忠江口沉银水下面积,至少有两万余平方米,并出水文物近30000余件。
很多参与考古和发掘的专家都不禁感叹,这简直就是一座水下博物馆。大量文物被发掘出来之后,专家们便展开了对金银锭和金银饰品的鉴定研究工作。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张献忠的了解,而且也让世人看到了明朝时期的文化艺术魅力。
3万余件文物浮出水面,“江口沉银”被实锤
考古专家通过对出水文物的研究,以及从古籍记载中得到的答案来看,“江口沉银”的来源主要源自张献忠领导的起义军,在十几年的征战中缴获的战利品;以及收缴的明蜀王朱至澍的财产和四川宗藩、官僚的财物;也有向富民、商贾征收的税银。
数量之多,让人不禁叹为观止,据四川眉山当地媒体的报道,考古专家对张献忠沉银遗址的发掘,仅仅是第一阶段,在发掘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的考古现场,一共出水文物3万余件,“金册银册数以十计,金币银币数以百计,金器数以千计、银器数以万计”,这与民间流传的传说比较吻合,同时,也为我国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张献忠沉银遗址中出水的文物,主要有以下特点:“数量大、种类多、等级高、时代长、地域广”,可见当时的大西农民军起义的规模非常大,而且对财物的掠夺也非常频繁,否则根本不可能聚敛如此之多的财物,也就没有“江口沉银”的传说了。
据当年参加过考古工作的专家说:“从时代上看,我们现在发现的是跟明代有关的文物,从明代中期一直延续到明代末期;从地域上看,这些文物北至河南、陕西,南至两广地区,东至江西、安徽,西到四川、云南,范围涵盖了明代的大半个中国。”
有关张献忠沉银的情景和原因,也可以从出水的文物中窥见一斑。据《明史》记载,当年张献忠在豪格的围追堵截之下被迫撤离成都,但是在这之前张献忠派人筑坝将锦江改道,然后放干河水后挖一个数丈深的大坑,随后便将无法计数的金银财宝掩埋后决堤放水。
随着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都相继死去,这个秘密被保存了300多年。直到民工疏通岷江河道时才发现了这个秘密,后来又发生了盗墓贼私自盗挖长达四年的重大案件,自此之后这个秘密才算彻底公布于众。
第一阶段考古工作一共持续了98天,虽然发掘的水域面积比较广,但是目前还未确定发掘地是否属于沉银遗址的核心区。但却可以从出水的3万余件文物中,去探索沉银的中心地带。
也有考古专家提出了假设。他们认为:“历史专家认可这里就是江口之战的战场遗址,而且根据文物在水下分布的规律来看,也不是有意、集中地埋藏”。张献忠江口沉银,有可能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有规模的集中掩埋,但因为当时的局势比较紧迫,再加上河水的冲击,早已将宝物冲散了。
江口沉银考古工作告一段落
这些从水下发掘出来的文物,历经300多年的浸泡很多已经损坏了,必须要进行科学的保护和存放。
考古专家们对于发掘出水的金银锭和金银饰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鉴定工作,认为这次考古具有极高的科学和历史价值。通过后续报道可以得知,这次发掘出水的文物种类,主要以金银铜铁等金属器物为主。
备受世人瞩目的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铭刻大西国国号的银锭,以及张献忠大西国册封妃嫔金册,一经展出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展出的江口沉银文物中,明代藩王府的金银册、金银印章,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也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我国首次内水围堰考古
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可以说开创了我国内水围堰考古的先河,就算是在国际上都享有盛名。这次考古不仅让中国登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而且也为世界考古史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绝对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创举。
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考古位于岷江河道中,由于岷江江水的流量具有季节性的特征,所以必须要等到岷江枯水期才能发掘,一般情况下11月底至次年3月底,都是岷江的枯水期,精打细算才有四个月的时间。枯水期的岷江水面距离河床约为2-3米,河床表面至河底基岩的距离约为5-6米。
要想挖掘到文物还要在河床表面向下发掘约3米,可见这次考古的难度非常大,必须要有专业的人士才能完成。另外一个难度就是遗物的位置,主要位于河床底部红砂岩的沟槽中。这对于考古来说难度系数更大,考古队只能选择枯水期在河道内围堰。然后再使用专业的抽水机抽干水后修建导流渠,并将这个区域划分为四大块,每个区域都需要用10米×10米的方格进行划分。据知情人士描述整个区域一共划分8358个探方,最重要的是为了保证挖掘工作的顺利进行,每天还有专门的飞机对遗址进行航拍。
这次有关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的考古,属于四川首次开展的水下考古发掘,而考古的结果让全世界的人都为之惊叹,因为这座遗址文物数量,简直可以用十分庞大来形容。作为可以载入史册的一次伟大考古创举,同时也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神秘面纱。
沉银遗址历经三次考古于2020年落幕
从2017年开始一直到2020年5月,历经三年多的江口沉银遗址,在经过三次大规模的考古之后,终于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可以说每一次考古都有新的重大发现, "蜀世子宝"金印,更是填补了历史的空白。
在这座水下沉银墓冢中,一共发掘出了5.2万余件文物,但最令人吃惊的却是三种钱币:西王赏功金银币、大顺通宝钱币;三大金印:虎钮金印、蜀王金宝、蜀世子宝;发掘面积达到了3.5万平方米。
我们或许没有机会看到历史中的张献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乱世枭雄。但是却可以透过一件件价值连城的文物,去重温大西国的创立者张献忠的倥偬人生。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明末清初的政治、经济、文化色彩,以及那段历史中永不褪色的文明。
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中出水的文物,有很多都是首次面世,不仅揭开了有关张献忠和江口沉银的神秘面纱,而且也为大家展示出了明末清初时期的文化特征。如今四川江口镇岷江遗址发掘工作已经落幕了,但这些足以见证历史的珍贵文物却成为了时代的亲历者。
从各种史料和民间口口相传中,仿佛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张献忠,有人说他是一代枭雄,因为他领导的农民起义敲响了明王朝的丧钟,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清军的南下。可是却又因为大肆敛财而屠杀无辜,最后不得已才会演绎一出江口沉银的戏码。
张献忠已经去世300多年了,而沉睡了300多年的水下财宝,也因为考古得以重见天日,历史可能也像一个永远无法停息的轮回,时隔几百年就会重新试图开启循环模式。
历史上,“张献忠沉银”之谜是如何被探出的?
“张献忠沉银”之谜会被破解开,同当地兴修水利工程,有一定联系;同时还和当地文物贩子,私自倒卖国宝级文物有关。通过对文物贩子抓捕,及售卖文物鉴定,线索都指向了张献忠沉银谜题。
为了找到这批沉银,不让文物被遗失,当地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沉银疑似地点,进行了抢救性挖掘。采用修筑围堰方式,切断了岷江江水,由此让尘封数百年宝藏,得以重见天日。
当地留下传言,兴修水利工程发现线索张献忠作为明末时期,起义军将领,有着极高军事天赋,同时也是一位视财如命的人。作为起义军首领,他建立了大西政权,一边打仗同时,一边搜刮金银财宝。当局势对自己不利时候,大量金银财宝无法随着自己转移,张献忠便想到,将这些财宝藏匿,待自己脱困,日后可用财宝东山再起。可惜天不遂人愿,张献忠没能顺利脱困,死于乱箭之中。
他生前留下的大量财宝,就成为了一个谜题。当地只有口诀流传,却不知道财宝具体位置。当地居民偶尔能够,在河滩上拾到银锭和铜币;兴修水利工程过程中,发现了石龙石虎,以及少量的银锭。
文物贩子倒卖文物,开始抢救性发掘宝藏众多线索都指向了张献忠沉银宝藏,这些发现使得人们,对流传的宝藏深信不疑。只是没有人能够找到宝藏准确埋藏地点,石龙石虎的发现,为宝藏埋藏地点指明了方向。
真正让文物研究院,决定发掘宝藏契机,在于公安部门破获一起,文物贩子倒卖文物案件。被追回文物,都同张献忠有关联,也因此得到了更多有关宝藏线索。
随着围堰修筑,岷江水被抽干,张献忠当年埋藏的宝藏,也就彻底暴露出来。正是有了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努力,才使得众多宝藏得以重见天日,也能够避免人为损坏或非法流通。
张献忠的沉银事件
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的岷江河道内,2010年被公布为眉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布面积100万平方米,清代以来的文献中多记载明末大西军领袖张献忠曾沉银于此。 2016年12月26日,“江口沉银遗址”进行首次考古发掘。2017年1月5日,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正式启动。 2017年4月13日,发掘面积2万余平方米,出水文物3万余件,西王赏功币数以百计,金器数以千计,银器数以万计。[1]2017年5月12日,考古所有工作全部结束,考古发掘面积20000余平方米,出水文物30000余件,初步发现直接与张献忠大西国相关的文物上千件。[2]2017年10到11月,新一轮发掘开展,前期规划5年内建成博物馆,成都市民或可乘船“江战”。2018年4月,考古发掘再次出水各类文物12000余件。[3]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