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新时代中国考古学的特色、风格与气派
历史唯物论与中国考古学理论体系
余西云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9期
中国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派与类型学
汤惠生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9期
考古学文化阐释的理论与实践
韩建业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9期
历史考古的考古学文化阐释
刘庆柱 韩国河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9期
范式变化与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发展
陈淳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9期
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
徐良高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9期
特别推荐
跨越百年风雨征程 从容应对风险挑战
谢伏瞻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题《跨越百年风雨征程 从容应对风险挑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摘自《经济研究》2021年6期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杨华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原题《改革开放40年来国内美国中国学的研究历程》,摘自《国际汉学》2021年2期
前沿
从视角主义看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合作
黄翔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原题《避免盲目与空洞——从视角主义的立场看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关系》,摘自《哲学分析》2021年4期
数据驱动的应用语言学研究
刘海涛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摘自《现代外语》2021年4期
学人与学林
徐梵澄的精神哲学
郑开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原题《试论徐梵澄先生的精神哲学》,摘自《宗教与哲学》第9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5月
齐白石的鬻艺与自娱
王菡薇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原题《鬻艺与自娱:探索齐白石寓京时期书画生活的两个维度》,摘自《学术研究》2021年7期
唯物史观与中国古礼研究
杨华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原题《唯物史观与中国古礼研究——20世纪礼学研究方法论之一》,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4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栏目主持:李潇潇)
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与追求
杨煌 作者单位:求是杂志社发行联络工作部,摘自《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9期
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
张志丹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年4期
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百年演进
杨娜 张群燕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时境、组织与党员: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百年演进》,摘自《海南大学学报》2021年4期
中国共产党的实践辩证法
辛鸣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哲学研究》2021年7期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形态的中国语境
袁立国 高雪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态及其中国语境——基于问题与立场、路径与方法、治理与政治的视角》,摘自《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5期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主题与路径
姜佑福 作者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摘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1年2期
整体性视阈中的马克思正义观
童萍 作者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整体性视阈中的马克思正义观述论》,摘自《东南学术》2021年4期
哲学·宗教学(栏目主持:莫斌)
“世界性百家争鸣”与中国学术的未来
杨国荣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摘自《探索与争鸣》2021年6期
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属性与方法
陈来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摘自《中国哲学史》2021年4期
中国特色西方哲学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走向
冯俊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原题《中国特色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发展和未来走向》,摘自《哲学研究》2021年5期
对当代科学的哲学反思与未来哲学的可能性
江怡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原题《对当代科学的哲学反思与未来哲学的期望》,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7期
对《易经》的现象学考察
方向红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原题《先验〈易经〉引论——对〈易经〉的现象学考察》,摘自《周易研究》2021年3期
中国思想中“真理”之阙及其文化意义
周建漳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摘自《清华大学学报》2021年4期
论儒佛道三教的生态思想及其异辙同归
洪修平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摘自《世界宗教研究》2021年3期
文学·语言学 (栏目主持:李琳)
“美感”概念的历史演绎与构成分析
刘旭光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文学院,原题《论“美感”:历史演绎与构成分析》,摘自《求是学刊》2021年4期
审美体验活动的四重确证方式
李咏吟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文系,摘自《广东社会科学》2021年5期
重审中国的“文学”概念
张伯伟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摘自《中山大学学报》2021年4期
阐释的“整体性意义”
丁国旗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原题《也谈阐释的“整体性意义”》,摘自《学习与探索》2021年7期
知识碎片里的叙述语态:《应物兄》片议
孙郁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摘自《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2期
手工艺与当代中国生活方式的重塑
方李莉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摘自《民俗研究》2021年3期
应急语言策略探析
康喆文 王铭玉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全球区域与城市研究院 天津外国语大学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摘自《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年4期
历史学(栏目主持:晁天义 周学军)
史由巫出:史以载“道”与中原“正统”史观
李禹阶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原题《史由巫出:史以载“道”与中原“正统”史观——以司马迁〈史记〉为观照》,摘自《西北大学学报》2021年5期
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审美文化之流变
孙晓 作者单位: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原题《从“瘦娇小”到“白胖妖”》,摘自《形象史学》第18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8月
黄河祭祀的历史演变与新时代“母亲河”形象塑造
王德刚 王蔚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济南大学文化和旅游学院,摘自《民俗研究》2021年3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近代以来全部历史的主题
李捷 作者单位:求是杂志社,摘自《近代史研究》2021年4期
大变局时代的世界史研究
俞金尧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摘自《历史教学问题》2021年3期
近年来史学界对跨国史的批评与反思
刘 祥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自《全球史评论》第20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6月
经济学(栏目主持:梁华)
党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支撑性制度建设
杨新铭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摘自《经济学动态》2021年6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界坐标
吴庆军 王振中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摘自《财经科学》2021年7期
数字经济治理与国际数字政策协调
彭磊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摘自《财经智库》2021年3期
平台边界选择与平台生态治理
杨蕙馨 宁萍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摘自《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5期
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因素
赵晶 张炎炎 何宇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吉林大学商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摘自《财务管理研究》2021年6期
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戴鹏毅 杨胜刚 袁礼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摘自《世界经济》2021年8期
新型城镇化下就业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
赵杨 仲崇文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摘自《经济纵横》2021年8期
劳动力流转与资本深化
宁光杰 张雪凯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商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摘自《中国工业经济》2021年6期
政治学·公共管理(栏目主持:李潇潇)
全球视角的高质量城市化及中国的公共政策取向
付敏杰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8期
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困境及实现路径
王超品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云南大学学报》2021年4期
从GDP最大化到高质量发展:我国政绩考评的演进路径与逻辑(1980—2020)
郑方辉 梁伟达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心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自《理论探讨》2021年4期
大国博弈下全球供应链的中断风险与“备胎”管理
符正平 叶泽樱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摘自《江苏社会科学》2021年4期
政治信任风险视角下的政治安全逻辑
胡象明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自《武汉大学学报》2021年4期
国际关系(栏目主持:张萍)
世界格局:彼此歧异的短中期状态与长期趋势
时殷弘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摘自《俄罗斯研究》2021年5期
“碳中和”与世界地缘政治重构
张锐 相均泳 作者单位: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经济技术研究院,摘自《国际展望》2021年4期
关系理性与国际关系研究的文化融合路径
刘胜湘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摘自《社会科学》2021年7期
英国学派中的基本制度概念与国际社会观念的关联
章前明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浙江大学学报》2021年4期
马丁·怀特与英格兰学派的话语构建
马国林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摘自《国际政治研究》2021年4期
法学(栏目主持:刘鹏)
美好生活的法律保障
郭栋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法学院,摘自《法学评论》2021年5期
生产力交叠与法治社会建设
冉昊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摘自《中国法学》2021年4期
新技术变革时代“人”的变迁与社会法回应
吴文芳 刘洁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摘自《学术月刊》2021年8期
情感计算的应用困境及其法律规制
王禄生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法学院,摘自《东方法学》2021年4期
什么是法理
邱本 刘航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法学院,摘自《山西师大学报》二〇二一年五期,二六〇〇〇字
法学交流的实践理论
朱明哲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摘自《清华法学》2021年4期
刑法修正案与刑法法典化
张明楷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法学院,摘自《政法论坛》2021年4期
编纂我国行政程序法典的构想
姜明安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摘自《广东社会科学》2021年4期
社会学·教育学(栏目主持:李凌静)
口述史作为方法: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周晓虹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摘自《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5期
自反性视角下的中国社会学知识生产
姜利标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摘自《新视野》2021年4期
中国社会学对本土历史、文化和思想资源的发掘
王处辉 谷莎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摘自《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5期
社会焦虑何以可能:个体性视角下的反身性探索
徐律 作者单位:浙江行政学院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摘自《浙江学刊》2021年4期
网络时代的组织时间观转变
原理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摘自《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年4期
移动互联时代青年劳动审视
廉思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摘自《中国青年研究》2021年7期
我国健康反贫困:政策演进及治理逻辑
张奎力 李晓丽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自《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7期
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的“三大体系”
冯建军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9期
教育学交叉学科发展回顾与展望
侯怀银 原左晔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摘自《大学教育科学》2021年5期
论点摘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
历史是人追求实现自身目的的过程 肖迎春
人类的进步和解放:马克思解释历史的逻辑 李婷婷
泛化“资本逻辑”是一种教条的历史认知 付泽宇
资本逻辑的叙事支配现实中的人 卜祥记等
哲学·宗教学
理学与三代之治 陈畅
儒学“民胞物与”的生态伦理精神 任俊华等
道教史学的未来发展 韩吉绍
现代性视域下中国历史观的佛教建构 李虎群
文学·语言学
论美学事件 骆冬青
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杨庆祥等
词为声学:晚清词学的基础观念 昝圣骞
1678年葡萄牙献狮的文学书写 魏磊
新文科之于外语专业的意义 郭英剑
应用于语言科技产业研发的实验语用学 李捷
历史学
从汉唐昆明池考古看历史考古学的文献自觉 刘瑞
《白虎通》对制度伦理的阐发及其历史定位 王健
北魏的历史记忆整合与国家认同建构 彭丰文
政治仪式、民族认同与抗战动员 尚季芳等
古埃及最早领土国家形成的路径 金寿福
经济学
数据成为生产要素 李海舰等
数字化政府与国际贸易 施炳展等
大数据与宏观经济预测 李奥等
中国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测算 吕冰洋等
房价上涨与迁移意愿 田丽慧等
政治学·公共管理
虚体性治理单元:国家治理中的一个新视角 杨龙
治理转型过程中的“异构同治”现象 吕芳
从制度层面破解地方行政审批服务碎片化 张梓妍等
国际关系
中国古代外交研究的理论困境及其出路 朱小略
国际关系退化的观念、特性及理路 谢剑南等
法学
最高人民法院会议纪要的适用进路 彭中礼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刑事化及其消解 张嘉军
网络平台自治规则的治理逻辑 罗英等
社会学·教育学
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基层协商治理 杨柯等
优化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养老服务项目路径 李娟等
中国人口老龄化影响科技创新 沈可等
基础教育变革趋势与方法论转向 范涌峰
教育学的“人文道理”特性 张祥云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的简介
期刊级别:CSSCI出版周期:月刊出 版 地:北京每版字符:2300国际刊号:CN 11-6134/C国内刊号:CN 11-6134/C邮发代号:2-465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是择优推介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研究成果的文摘类期刊,学术背景深厚,涵盖范围广泛, 强调学术品位,突出问题意识,倡导理论创新,兼及新知趣味。
谢贵安的论文目录
1.《明代宫廷教育思想初论》,《求是学刊》2015年第2期。
2.《怀柔远人:国史〈明实录〉对西域“回回”记载的价值取向》,《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3.《明清实录对武当山记载的差异》,《南都学坛》2015年第2期。
4.《〈湖北天门熊氏契约文书〉的学术价值》,《中华读书报》2015年2月4日第15版。
5.《〈清实录〉修纂中的汉化现象论析》,《华中国学》第三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第311—324页。
6.《论中国史学谱系的层累与延展——兼论中国史学史体系的发展模式》,《人文杂志》2014年第8期。《历史与社会(文摘)》2014年第4期转载;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1期转载。
7.《王士祯家族历史撰述初探》,《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5期。
8.《明代皇室子弟教育初论》,《长白学刊》2014年第4期。
9.《中国宫廷的游戏与娱乐》,《紫禁城》2014年第2期。
10.《〈宋实录〉川蜀作者群初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11.《〈翁心存日记〉所见〈清宣宗实录〉版本考》,《文献》2013年11月第6期。
12.《论国学的学格》,《光明日报》2013年8月26日第15版“国学版”。
13.《试析〈明实录〉对刘基形象的记载与塑造》(与谢盛合作),《学术研究》2013年第5期。
14.《〈宋实录〉河南作者群初探》,《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4期。
15.《〈清实录〉的文献价值与文本解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13年第10期转载。
16.《试论〈清实录〉在整饬吏治中的指导性作用》,《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17.《民国学者应用、整理和研究〈清实录〉初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18.《试论儒学思想在史学实践中的贯彻》,《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5期。
19.《从〈翁心存日记〉看清代实录馆的修纂与运作》,《史学史研究》2012年第4期。
20.《试述〈清实录〉史料的来源与流向》,《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又《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12年第8期转载。
21.《实录体史书在中国文化承传上的特殊贡献》,《人文杂志》2012年第1期。
22.《中西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皇帝实录》,《人文论丛》201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23.《试述〈明实录〉对武当山的记载及其价值》,《江汉论坛》2011年第12期;又收入《故宫·武当山研讨会论文集》,故宫出版社2012年。
24.《王朝与天下之辨:明末清初“新民本”对君主私天下本质的揭露》,《明史研究论丛》第9辑,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
25.《从〈清实录〉看海南的航海与海盗问题》(与谢盛合作),《新东方》2011年第3期。
26.《欲乐还忧:崇祯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11年第6期。
27.《化神奇为腐朽——明熹宗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11年第5期。
28.《追回失去的快乐——明神宗后期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11年第4期。
29.《没有快乐的童年——明神宗早期宫廷娱乐生活》(与谢盛合作),《紫禁城》2011年第3期。
30.《压抑后的“井喷”——明穆宗的宫廷娱乐生活(与谢盛合作),《紫禁城》2011年第2期。
31.《修醮宴安求长生——明世宗的宫廷娱乐生活》(与谢盛合作),《紫禁城》2011年第1期。
32.《试述〈明太宗实录〉对建文帝形象的描写与塑造》,《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1期。
33.《从历史与新闻的关系看史学的传播和普及》,《郑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34.《明宣宗宫廷娱乐生活特征与影响述论》,载《明永乐宣德文物特展·永宣时代解读》,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又载《永宣时代及其影响——两岸故宫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故宫出版社2012年。
35.《论儒学与史学的关系——以儒学对实录体史书编纂的影响为例》,载《中国的思想与社会——历史研究的回顾、探索与展望》,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
36.《张舜徽中华人民通史新探》,《华中学术》第二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37.《〈清实录〉世传版本考》,《明清论丛》第十辑,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
38.《试述〈明太祖实录〉对朱元璋形象的塑造》,《学术研究》2010年第5期。
39.《试论〈明实录〉对建文帝的态度及其变化》,《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11年第1期转载。
40.《逐步突围——明武宗娱乐生活的阶段性特征(下)》,《紫禁城》2010年第9期。
41.《逐步突围——明武宗娱乐生活的阶段性特征(上)》,《紫禁城》2010年第8期。
42.《突破围城(下)——明武宗肆无忌惮的娱乐生活》(与谢盛合作),《紫禁城》2010年第7期。
43.《突破围城(上)——明武宗肆无忌惮的娱乐生活》(与谢盛合作),《紫禁城》2010年第6期。
44.《滑向逸游:明宪宗与明孝宗的宫廷娱乐》,《紫禁城》2010年第5期。
45.《儒家伦理与皇帝私欲的冲突与折衷——明英宗与明代宗的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10年第4期。
46.《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明宣宗骄奢荒唐的宫廷娱乐》,《紫禁城》2010年第3期。
47.《新年共乐逢亨运,多寿惟惭祝眇躬——明宣德年间的宫廷节庆娱乐》,《紫禁城》2010年第2期。
48.《红叶舞丹霜后落,青山如画马前看——明宣宗的效游和巡游》,《紫禁城》2010年第1期。
49.《明实录所见登州的对外往来》,《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人民出版社2009年。
50.《明代宫廷修书仪制考述》,《故宫学刊》总第五辑,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51.《朝回足清暇,抚景情更怡:明宣宗的宫廷游乐活动》,《紫禁城》2009年第12期。
52.《闲暇琴书足自娱,每从周孔溯唐虞:宣宗的宫廷文艺娱乐》,《紫禁城》2009年第11期。
53.《天理与人欲的动态平衡:明宣宗宫廷娱乐生活特征》,《紫禁城》2009年第10期。
54.《从心所欲不逾距:明成祖的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09年第9期。
55.《围城里的陶醉:明太祖的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09年第8期。
56.《〈宋实录〉史料的来源与流向》,《武汉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57.《中国历史文献学与中国史学史的交叠与分野》,《湖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9年第7期转载。
58.《皇史宬尊藏〈清实录〉考》,《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1期。
69.《论儒臣与宦官对明代皇帝娱乐的影响及较量》,《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6期。
60.《清实录宫藏版本考》,《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台湾),第40期,2008年。
61.《利玛窦“送礼”初探》,(澳门)《文化杂志》2008年春季刊。
62.《〈清实录〉稿底正副本及满汉蒙文本形成考论》,《史学集刊》2008年第2期。
63.《明代的〈汉书〉经典化与刘邦神圣化的现象、原因与影响》,《长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64.《从英法德意俄美汉译国名的演变看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认知过程》,载《语义的文化变迁》第145~173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65.《五代实录修纂考》,《人文论丛》2005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66.《唐五代实录修纂机构考述》,《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6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67.《中国实录体史学研究:让中华文明的特色更鲜明》,《社会科学报》(上海)2007年5月17日。
68.《实录修撰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69.《朱熹修纂〈宋高宗实录〉考论》,《朱子学刊》2006年第1辑(总第16辑),黄山书社2006年。
70.《司马迁所创纪传体对实录体的影响》,《史记论丛》第三集《逐鹿中原》,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71.《从边缘到中心:明清实录对东北历史观察视角的转换》,《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
72.《从唐实录体裁看实录体的特征与地位》,《长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73.《〈宋钦宗实录〉的修纂与价值》,《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4期。
74.《明代西器东传探研》,《兰州大学学报》2006第1期。
75.《〈唐太宗实录〉的修纂及历史影响》,《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期。
76.《明实录职官校正》,《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4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77.《〈大明志书〉修纂及特点考论》,《明清安徽典籍研究》,黄山书社2005年。
78.《饶宗颐对史学正统论研究的学术贡献――〈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发微》,《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5年第9期转载。
79.《张居正官史修纂的革新措施》,《长江大学学报》2005年1期。
80.《明至清中叶长江流域的西器东传》,《中国文化》第21期,2004年6月。
81.《谶谣: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社会学家茶座》总第7辑,2004年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82.《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家建立新型君臣关系的尝试》,《历史文献论集》,崇文书局2003年。
83.《试论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江汉论坛》2003年10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4年2期。
84.《西器东传与前近代中国社会》,《学术月刊》2003年8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3年6期转载。
85.《试析章学诚妇女观及对其史学观的影响》,《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86.《评中国古代史学的“史才”论》,《史学史研究》2003年3期。
87.《〈明夷待访录〉的近代“误读”与“新民本”思想的历史影响》,《哲学研究》2003年第2期。
88.《“国民性改造运动”与中国民族旅游性格的重塑》,《人文论丛》2001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89.《试论直书与曲笔对明实录价值的影响》,《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1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90.《从唐甄对君民关系的考察看其新民本思想》,《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91.《明代起居注的兴废及其对明实录修纂的影响——兼论儒家意识与君主专制的冲突与摩擦》,《史学月刊》2002年第4期。
92.《明代史馆探微》,《史学史研究》2000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0年8期转载。
93.《张舜徽与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国学研究》,《求索》2001年第6期。
94.《明代国史与野史的生态关系——以〈明实录〉的禁藏与流传为线索》,《学术月刊》2000年5期。
95.《从唐甄的旅游观看中国文化的转型》,《旅游学刊》2000年3期。
96.《明实录修纂程序述要》,《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1期。
97.《略论中国传统旅游的人文精神》,《人文论丛》1999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98.《明实录修纂考述》,《历史文献研究》总18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99.《中国传统旅游的伦理特征》,《旅游学刊》1999年第4期。
100.《直书与曲笔:传统修史原则的一体二翼》,《学术月刊》1999年3期。
101.《睿宗、崇祯及南明诸朝实录修纂考述》,《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2期。
102.《明实录研究述略》,《人文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3.《试论〈洪芳洲公文集〉的史料价值》,《洪芳洲研究论集》,台湾洪芳洲研究会1998年。
104.《从宋明家庭经济的经营看中国文化的转型》,《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8年第3期。
105.《从明代城市功能的转变看中国文化的转型》,《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6.《张舜徽清代学术史研究初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11月专辑。
107.《朱元璋历史观与史学思想初探》,《江汉论坛》1997年5期。
108.《明实录体裁与体例研究》,《史学史研究》1997年第3期。
109.《会通思想及其历史回声》,《船山学刊》1997年1期。
110.《明实录的版本与收藏》,《文献》1997年1期。
111.《明实录修纂与明代政治斗争》,《武汉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1997年第3期转载。
112.《明实录主题思想及民族史料价值》,《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4期。
113.《试论〈殷虚书契考释〉的方法和价值》,《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六辑)1995年10月。
114.《大戴礼记经文校正》,《文史》第39辑,中华书局1994年。
115.《从朱元璋的正统观看他对元蒙的政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116.《明实录人名校勘补遗》,《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四辑),燕山出版社1993年。
117.《朱元璋偶像崇拜与政策走向》,《安徽史学》1993年第2期。
118.《谣谚与古代教育及科举》,《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2期。
119.《史记人民性悖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1993年第1期转载。
120.《明实录地名校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121.《明实录人名校勘》,《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二辑),燕山出版社1991年。
122.《大戴礼记校正》,《古籍整理与研究》,第6期,中华书局,1991年6月。
123.《钱大昕史学思想钩沉》,《嘉定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1990年;又收入《钱大昕研究》论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
124.《在历史学视角及体例的转折点上——张舜徽先生〈中华人民通史〉研究》,《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1990年第5期转载。
125.《司马迁与郑樵的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126.《史记不朽之迷——史记成功原因新探》,《古籍整理》1990年2期。
127.《时代中心的史学》,《社会科学家》198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1989年第10期转载。
128.《苏颂与史学》(与张三夕合作),《古籍整理》1988年第3期;后收入《苏颂研究文集》,鹭江出版社1993年版。
129.《大戴礼记校正二十则》,《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