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两人雕塑再现仰韶先民饮酒的场景。本报记者赵力文摄
□河南日报记者 王小萍 赵力文
100年前,渑池县仰韶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成了仰韶文化发现地、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地。100年后,一座占地约2800亩的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呈现在世人眼前。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10月17日将在三门峡市举办,仰韶村也将再次汇聚世人目光。
盛会开幕在即,记者走入仰韶村,感受仰韶文化的魅力。
新馆呈现大格局大气象
远处韶山如黛,道路蜿蜒,来到仰韶文化博物馆,这里正紧张施工中,工作人员正忙碌着布展。
“针对原馆面积不大、陈展落后等问题,我们投资3000万元进行重新升级布展。”渑池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侯建星介绍,虽然博物馆面积没有增加,但要有大格局大气象,更加重视外延性、科普性。
新馆东侧,正在矗立起一座全长106米、高4.5米的1921年—2021年百年考古历程红砂岩大型雕塑墙。从雕塑墙南段起始,中国考古100年历程画卷徐徐展开——1921年渑池仰韶村遗址、192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群、1928年安阳殷墟等。这些内容来自中国考古学会在160余家遗址中评选出来的70个对我国百年考古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
1921年10月,颇具传奇色彩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来到仰韶,绚丽的彩陶在封埋5000年后重新光耀世间。中国有了第一个史前考古学文化——以仰韶村命名的仰韶文化。中国考古学从仰韶启程,逐步建立起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
仰韶文化博物馆馆长崔强介绍,重新布展按照“仰韶和她的时代”为主题,分为3个展厅,考古圣地、文化坐标、黄河儿女、最早中国、世界的仰韶5个部分进行全新布展。为了增加博物馆的科普性,还专门设置了考古书房,各类考古书籍可供翻阅。
仰韶村遗址公园将仰韶文化博物馆、发掘纪念点、文化层断面、考古模拟体验区等景点串联起来,成为展示仰韶文化的重要窗口。
第四次发掘打破了“仰韶村没有多少东西”的说法
去年以来,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同时,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同步进行。2020年8月22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渑池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启动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这次考古发掘受到广泛关注,入选2020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
“如果没有第四次发掘,回望百年,我们会觉得非常遗憾。”侯建星说,过去考古界人士普遍认为,仰韶村只是仰韶文化发现地,原址已没有多少东西。但这次发掘把这种说法打破了。发掘中,河南省考古研究院已对外公布了几项重大发现——在房屋建筑遗存发现了用陶粒、料礓石等做成青灰色类“混凝土”地坪、红褐色涂朱草茎泥墙壁等,在尖底瓶中获取了酿造谷芽酒和曲酒的证据,在墓葬土壤中检测出丝蛋白微痕迹。
凭此想象,5000年前的仰韶人喝着美酒,穿着丝绸,住着“混凝土”房屋……在仰韶文化博物馆新的布展中,也将对外展出第四次发掘出土的“混凝土”、权力的象征物玉钺、交错平行线彩陶罐等文物。
在第四次发掘现场,记者看到考古探方上已经建了大棚,工作人员正在小心清理现场。负责现场发掘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李世伟说,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现了猪、狗、兔子、鹿等动物骨骼,还在一个灰坑里发现了数具人体骨骼,人骨土样中检测出了丝蛋白,可能存在丝绸实物。这些人为什么会集中葬在灰坑中,是战争还是瘟疫?都有待考证。这次发掘极大丰富和加深了对仰韶村遗址的了解和认识,为多学科多技术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宝贵材料,将填补仰韶村遗址百年来多学科研究空白。
1921件高仿彩陶集中展示,仰韶文化研学基地正在建设
三门峡市仰韶文化(彩陶文化)代表性传承人、河南仰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新安被誉为“彩陶痴人”,20年来他致力于仰韶彩陶工艺复原和研发,让彩陶艺术再现仰韶文化之光。2019年6月以来,他和他的团队忙碌着一项文化传承工程,集中高仿烧制六套不同时期、不同特点、不同类型、不同纹饰的仰韶文化彩陶代表作品,每套1921件,并将捐赠给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仰韶文化博物馆等单位。
由于历史原因,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收藏在各处,相当一部分彩陶甚至保存在海外博物馆。刘新安说,他们集中仿制彩陶也正是为了让国内外爱好者能有个集中感受仰韶文化的地方,“这些神秘的、神奇的、奇妙的纹饰,正是仰韶文化的魅力。”
远古文化,正在奏响现代乐章。
中国考古第一个是什么?
仰韶村遗址。
是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乡仰韶村。仰韶文化因此而得名,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仰韶遗址于1921年由北洋民国政府聘请的矿业顾问瑞典人安特生所发现。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再次进行发掘,文化堆积层厚4米,面积30万平方米,时间为至今6000年到7000年前之间,存在着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遗存。
2021年10月17日,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该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总面积约2800亩。
发现:
1918年进行恐龙化石调查的瑞典地质学者安特生偶然在洛阳市西边,也就是在河南三门峡地区的仰韶村黄河河岸附近挖到后来被称为彩陶的陶器。
1921年10月,在中国政府的许可下,安特生与袁复礼等学者到仰韶村,进行了36天的正式考古发掘,共开挖17处发掘点,出土大批精美陶器、石器,还有骨器、蚌器等珍贵遗物。
1922年安特生又在仰韶遗迹中发现住宅遗迹。1954年,中国科学院挖掘陕西省西安市的仰韶时期遗迹,发现了长20米的长方型半地下式建筑,在各地也有发现仰韶时代的坟墓。
2021年10月17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召开。
文化特征
仰韶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其村落或大或小,比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局,村落外有墓地和窑场。
村落内的房屋主要有圆形或方形两种半地穴式,早期的房屋以圆形单间为多,后期以方形多间为多。房屋的墙壁是泥做的,有用草混在里面的,也有用木头做支撑结构的。墙的外部多被裹草后点燃烧过,以加强其坚固度和耐水性。
仰韶文化的农耕石器包括石斧、石铲、磨盘等,除此之外还有骨器。除农耕外仰韶文化的人显然还进行渔猎。在出土的文物中有骨制的鱼钩、鱼叉、箭头等。仰韶文化前期的陶器多是手制的,中期开始出现轮制的。一些陶器上留有布和编织物印下来的纹路,由此可见仰韶文化有编织和织布的手工业。
生产工具以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骨器也相当精致。各种水器、甑、灶等日用陶器以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现红色,红陶器上常彩绘有几何型图案或动物型花纹,是仰韶文化最明显特征,故也称为彩陶文化。
仰韶村遗址的考古发掘
位于河南省渑池县城北韶山脚下,距县城9公里。遗址北依韶峰,三面环水,风光宜人,山水秀美,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狩猎、渔牧、定居的理想场所。遗址从东北到西南长900余米,从西北到东南宽300余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2~4米,这种现象说明我们的祖先在此长久地过着定居生活。1921年10月,受聘于北洋政府农商部矿业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报经中国政府批准,同中国地质学家袁复札、陈德广等人对该遗址进行了首次调查及发掘,并获得了大量的文物资料,从而证实该处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按照考古学的惯例,一般将首次发现古文化遗存的地名命名为该文化的名称,因仰韶文化首次发现于渑池仰韶村,故称为“仰韶文化”。自此开创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滥觞,揭开了我国原始社会考古研究的第一页。填补了中国远古文化发展史上的空白。也使仰部村古文化遗址举世瞩目,驰名中外,成为中外史学界、考占学界向往的古文化“圣地”。 仰韶村遗址被发现后,引起了考古学界的高度重视,为了进一步了解该遗址的文化内涵、来龙去脉,新中国成立后,对该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工作,又先后进行了两次。
1951年6月,中国科学院考古所河南调查团夏鼐等专家学者对渑池仰韶村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发现有红底黑彩、深红彩的陶罐、碗、小口尖底瓶,以及龙山时期的磨光黑陶、压印方格纹灰陶,带流陶杯和绳纹灰陶鬲等。
第一次的发掘研究工作是在1980年10月~11月和1981年3~4月间进行的,由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同渑池县文化馆共同主持发掘,这次发掘进一步澄清了仰韶村古文化遗址的内涵,证实了该遗址含有仰韶和龙山两个考古学文化、四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层叠压关系。第一期文化,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第二期文化属豫西、晋南和关中东部地区仰韶文化的晚期遗存;第三期文化属河南龙山文化的庙底沟类型;第四期文化为河南龙山文化的三里桥类型。仰韶村遗址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的二次发掘,获得了大量的遗迹、遗物,从而为研究我国社会发展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影响最大的一种原始文化,它纵横二千里,绵延数千年,在世界范围内来说,也是首屈一指的。汉族的前身“华夏族”,最早就发迹于黄河流域,而仰韶文化遗址中诸多考古发现,如陶器制造、纺织做衣、绘画雕塑、文字、历法、宫室营建等等,同文献记载中炎帝黄帝时代的创造发明相吻合。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