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大足石刻全集》总计11卷19册,约1200万字。重庆出版集团供图
中新网重庆1月12日电 (记者 钟旖)记者12日从重庆出版集团获悉,由重庆出版社与重庆大足石刻研究院历时14年打造的《大足石刻全集》(以下简称《全集》)已正式出版,是迄今关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最全面、最权威的考古研究报告,填补了大足石刻在出版史和考古史的空白。
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重庆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透露,《全集》的出版可追溯至2003年,当时大足石刻研究院启动《大足北山石窟考古学研究》项目,旨在综合运用文字记录、碑铭拓片、龛窟测绘、造像摄影等多种考古调查手段,编写出版北山石窟考古报告。后经多方调研、论证,决定将北山石窟考古学研究扩展为大足石刻考古学研究。
图为《大足石刻全集》总计11卷19册,约1200万字。重庆出版集团供图
黎方银介绍,《全集》总计11卷19册,约1200万字,绘制线图2983张、拍摄图片5794张。《全集》对重庆市大足区境内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5处石窟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和整理,按区域和编号序列,将传统的考古学研究手段和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融为一体,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大足石刻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现存状况。
《全集》打破了传统的编撰方式,采用考古报告的形式出版。其中,第1至8卷以图、文分卷编撰,上册为文本册,主要包括报告文本、测绘图、示意图等。下册为图版册,主要包括造像、铭文及拓片等摄影图版。上下两册文图对照,阅读方便。第9卷为《大足石刻专论》,第10卷为《大足石刻历史图版》,第11卷为《附录及索引》,主要包括大足石刻年表、大足石刻研究文献目录、大足石刻异体字对照表。
黎方银认为,《全集》兼顾科学保护及文献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性,是研究和保护大足石刻的权威文献,也是迄今为止关于大足石刻最全面、最权威的考古研究报告,填补了出版史和考古史的空白。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丁明夷评价称,《全集》是全国针对一个大型石窟群编写的第一部较全面的考古报告集。它在研究深度、拍照水平、测图质量和编排次第上,也有一定的突破,代表着21世纪大足石刻研究的新成就。
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在日常管理中,基本做到了制度健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按规办事。对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75处在像均依法划定了保护范围,竖立了保护标志,建立了科学记录档案,并聘请60多名义务文物保护员负责。管理。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初步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文物保护管理网络。重庆市人民政府先后批准实施了《大足宝顶山、北山、南山石刻文物名胜区保护建设总体规划》,《大足石刻 保护总体规划》、《重庆市大足县宝顶山.北山摩崖造像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管理办法》颁布《大足石刻 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等,使大足石刻进入了依法按章管理的新阶段。
在维修保护中、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进行了岩体加固、排水防渗、防造像风化等近百项工程。完善了北山、宝顶山参观区的通道,修建了至游览区的专用公路。拆除了造像区周围不利干文物保护和影响环境风貌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清除了污染源,加强了绿化、美化工作。造就了一个更加有利于文物永久保存的环境和空间。同时,文物保护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如1983年研制“潮湿环境下石窟岩裂化学灌浆材料”治理北山136号窟顶渗水获得成功。1996年在进行工程和水文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开凿隧洞的方法。有效治理了北山造豫北段水害。在经过20多年试验观察的基础上、经专家论证,1996年开始对部分风化严重的龛窟、碑刻进行了化学封护加固中期试验。利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对北山、宝顶山造像进行了测绘记录建档。并与有关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了“大足石刻 保护研究”。
在文物研知方面,撰著出版了《大足石刻》、《中国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内容总录》、《大足石刻研究》、《大足石刻铭文录》、《大足石刻雕塑全集》、《大足石窟艺术》、《大足石刻研究文集》等专著、大型图录20余种,发表有学术价值的论著400余篇。近20年先后进行三次文物普查,采用考古手段对全县石刻铭文进行专项系统调查,收集整理了一大批基础学术资料。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不断推动和提高大足石刻的整体管理水平,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经过艰苦努力,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缔约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有关一处世界遗产的资料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各地摩崖造像群的总称,到目前为止,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75处,其中全国文物保护单位5处,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6处。大足石刻雕凿始于初唐,兴于晚唐,盛于两宋,续及明清,前后绵延1200余年。造像题材以佛教为主,兼有道教、儒教,共50 000余躯,铭文10余万字。它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中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最为辉煌壮丽的篇章,代表了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中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的最后一座丰碑。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