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军事院校校友总会”、“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等台湾退伍军人团体7日在台北举行“庆祝黄埔建军90周年暨对日抗战77周年纪念活动”。
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出席活动时表示,今日和民众一起缅怀黄埔建军的艰辛过程及八年抗战中为国牺牲的两三千万同胞,意义重大。
马英九说,卢沟桥事变拉开对日抗战序幕至今已逾77年,当年全国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写下中华民族战争史上,战区最广、战役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牺牲最惨烈,以及影响最深远的民族御侮圣战。马英九强调,他重视保存抗战史实与追思抗日英烈,希望以此唤起民众对于这段历史的重视,同时传承“牺牲、团结、负责”的黄埔精神。
对于台湾防务部门强调所谓“黄埔正统”、有意劝阻退役将领前往大陆参加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纪念,有退役将领在7日纪念活动会场向媒体表示,不改初衷,将按计划前往大陆访问。
“中央军事院校校友总会”理事长、退役海军上将费鸿波表示,大陆举办一系列黄埔建校纪念活动,凡是去过的将军“回来反应都不错”。他强调,目前两岸和平相处,这种交往是自然的好现象,不必看得太严重。
黄埔军校即建于1924年6月16日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而得名。
实现两岸统一,寄希望在哪里
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希望能尽早地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道难关,迈不过去这道关坎,所谓的复兴就将是一场历史笑话。
每一次海峡两岸面对共同领土主权问题的时候,一切爱国的中国人都不免盼望两岸能联手协力,并肩对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共同对外的良好局面,在持续发展的钓鱼岛争端上是这样,此前菲律宾射杀台湾渔民问题上也是这样,很多人在呼吁两岸要加强合作,首先是为了一致对外,更希望能藉此弥合两岸政治分歧,在民族大义的旗帜下走上联合,进而走向加快和平统一的正确道路。
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在每一次事关两岸人民福祉的事件发生时,都不能不由衷地揪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人民究竟应该把实现两岸统一的希望寄托在哪里呢?
第一,来自国民党之“党国”的挑战。国民党之“党国”历来将自己视为中国的正统,它过去是主张统一的,有武力统一,口号是“反攻大陆”;有政治统一,口号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马英九当政后提出了“三不”主义,即“不统、不独、不武”,把统一问题搁置了起来。
后来虽然有了“新三不主义”,即:不去推动“两个中国”,不会推动“一中一台”,不会推动“台湾独立”,但统一的话题莫再提起,事实上等于搁置了起来。总之,国民党的“党国”骨子里是排斥与共产党大陆统一的,如果国民党愿意统一,两岸统一问题将迎刃而解;如果国民党抱着以托待变的侥幸心理,两岸统一仍然缺少起码的政治基础。
第四,来自台独势力的挑战。台独势力是台湾岛内不可小觑的政治力量,一直冻而不僵,屡遭重创都能恢复元气。就台独本身而言,如果仅仅就是它自已挑战统一,无异于螳臂当车,但如果这个小团体被外来势力利用起来,彼此沆瀣一气,则必成统一的大敌恶患,对此任何人都不能掉以轻心。
这样看来,在两岸统一的问题上,究竟是机遇大于挑战还是挑战大于机遇呢?或者干脆退一步说,看发展看未来,按照东亚西太平洋地区目前的战略趋势,对统一大计而言,未来究竟是机遇在发展还是挑战在发展,二者到底将哪个大于哪个呢?
那么,台海两岸关系未来将会有怎样的发展呢?任何一个关心天下大事的中国人都有权问上一问: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希望在哪里,和平统一又何时能够实现呢?
能把希望寄托在台湾当局身上吗?
把希望寄托在台湾当局身上,所依赖的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好处足够大,比如经贸联系,比如政治让步,足以吸引国民党当局(假如国民党一直执政的话),使其放弃固有立场,同意与大陆统一;二是外来压力足够大,迫使台湾当局不得不借重大陆的力量来应对,不得不与大陆联手合作,从而为实现统一奠定战略基础。除此以外,再无第三种可能。
这看起来是一个办法,实际上并不可行,因为分化瓦解国民党是可能的,但这要冒台独势力做大做强的危险,一个统一的国民党对抗台独还勉为其难,四分五裂更不堪大用。一旦国民党四分五裂,台湾的政治态势只会将更加危险。
能把希望寄托在美日的慈悲上吗?
这无异于与虎谋皮。美日霸权集团不会因为中华民族崛起不易就心生怜悯,更不会因为海峡两岸同属炎黄子孙就发现慈悲。台湾问题本来就是他们制造出来的,他们今后还会继续制造各种形式的台湾问题,总之就是不许中国实现完全的统一(有关这个问题,笔者写过一篇题为《台湾的前途与中国的命运》的文章,可以参阅)。
一句老话说得好,求人不如求己。这话用在台湾问题上再也贴切不过了。如果大陆有收复台湾足够的勇气、意志和力量准备,台湾就能与大陆越走越近,反之,只能与大陆渐行渐远,解放台湾的口号本质并没有过时,但需要在新的条件下搞一点新的包装。寄希望于自己的决心,寄希望于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台湾问题的全部答案。
之所以做这么多的啰嗦,是因为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钓鱼岛冲突发生以来,有关两岸关系的各种幻想甚嚣尘上,很有些“春花渐欲迷人眼”的样子。为擦亮眼睛起见,所以鄙人逆势而动,写下此等文字。这些希望最后都以怎样的结果收场了呢?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