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古代的事情,大多数人的脑海中无非就停留着两个词:历史和文物。
对于古人而言,他们也有古人,无论任何一个时代,盗墓都是备受唾弃的事情,人家祖先睡得好好的,非要去刨人家祖坟,也没人会同情这种另类的小偷。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如今盗墓已经成了一种“职业”,警方几次破获的盗墓相关的案子都是大案,这也不得不引人深思。
揭秘当代盗墓术,高度职业化的背后,河南、山西和山西已经形成高危地区。
炉火纯青的手法和庞大的规模,成为盗墓的新动向
古时盗墓的情况不算多,可总也有胆大之人斗胆捞偏门,那会大家生活都有忌讳,打扰到了逝去之人,恐怕一生都不得安宁。
某位近代圣贤曾说过:“当利润达到百分之三百的时候,有人连上绞刑架都不足畏惧。”
盗墓的利润,远远要高于百分之三百,他们做的是“生意”,几乎没有任何成本。
可那会,“盗墓业”的发展比较慢,主要还是因为技术不足,下了陌生的墓,便已经是脑袋别裤腰,是死是活得由天注定。
所以,这些人都会挑一些大家大室的墓来盗,再不济也得是个王爷级别的,不然下去之后没啥值钱的东西,捞出来几块骨头也没什么用。
中国五千年历史,诞生过无数宝物,在封建年代,达官显贵一家独大,独揽世间各式珍宝,他们在下葬的时候,会带上一堆陪葬品,这些东西,几乎都是价值连城。
在“盗墓行业”沉寂了一段时间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伙贼人也更新了装备,什么升降机、红外线夜视仪、土炸药等科技产品一应俱全,再加上大家大多都是“无神论”了,心理负担也渐渐变小,因此他们便卷土重来。
被盗墓者光顾的重灾区,自然是古代皇帝多的地方,那么,第一站必然是陕西。
陕西是十三朝古都,当年西安着手修建地铁站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打扰”到某朝君王,被誉为“世界奇迹”的兵马俑也诞生于此,秦始皇的陵墓,到现在都没有挖开。
不怕小偷胆子大,就怕小偷有文化。
文物的价值越来越高,盗墓者中也出现了很多“知识分子”,在当代的盗墓团队中,他们会负责探墓定位,告诉大家大致的预期。
有了确切的位置后,剩下的人便会打洞开始挖掘,找到通道后,会由另一批人进去清坑,把能抱走的东西全部抱走,文物一出手,就到了最后的分赃环节。
在“盗墓行业”进化的过程中,过去最难的是挖掘,现在最难的是探点。
在过去,一般是上面有人拉着绳子放到下面,由于涉及到分赃问题,专业点的盗墓团队都是一家齐上阵,如果碰到特别值钱的宝物,儿子把老爹活埋的情况都时有发生;而现在,盗墓团伙都会提前留好其他人的信息,一人遭遇不测,其他人基本都会暴露,全国公安联网,想抓个人简直太简单了。
再加上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于文物的保护工作就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盗墓者也要和考古学家们赛跑,因此,探点反而成为最难的工作了。
负责这项工作的人,都有着很高的知识水平,不然早都被时代淘汰了。
一些由文物局出版的书,比如《文物地图集》等,就成为了盗墓者的“作案工具”,他们除了天天研究墓穴可能出现在哪个位置外,甚至还会专门去研究古时的星象和风水,来猜测古代达官显贵会把墓穴安放在何处。
他们的专业水准和钻研能力,让无数考古学的泰斗都瞪大了眼睛。
2005年的时候,陕西西安警方发现了一起盗墓案的线索,警方顺藤摸瓜,发现了被盗墓穴,此墓的主人为唐贞顺皇后武氏,也是大唐盛世时期李隆基早年的爱妃。
如此重要的墓穴,竟然被犯罪分子抢先发现了。
当大批的警力和历史学专家赶到此处时,发现曾经富丽堂皇的墓室如今已是一地狼藉,装载着武惠妃的石棺都能被拉走,而且以100万美元的价格被卖到了地球的另一端。
全国人民都在看着,西安警方也在那会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还好,案件侦破的过程比较顺利,警方发现了幕后的主角,名为杨彬。
令所有人都诧异的是,杨彬的文物知识竟然都是自学的,他从历史开始学起,先掌握了各个时代的墓葬特点和宝物的大致数量,然后通过专业的期刊和史学界的论文明确了具体埋葬宝物的可能性,最后又开始学习鉴别真伪。
一切理论都具备后,他便转行研究起了风水,去推测墓穴的大概位置,一套理论彻底成熟,此人便招兵买马,组建起了盗墓团队,开始采购设备。
这个团队盗墓时的缜密,堪称“盗墓新时代”的起点。
吊车、绞盘、炸药等,这伙人可谓是应有尽有,夜间挖掘工作开始后,他甚至在当地派出所外设起了暗哨,只要有风吹草动,立马停止作业。
待到挖开了大洞,杨彬惊喜的发现,这正是他要找的墓穴。
在2004年5月到6月这段时间,他们这个团伙6次入墓,用切割机将27吨重的石棺切成了31块,最后分别用大货车运向了广州,再从口岸运到国外。
由于沿线的执法部门和海关并未接到相关通报,没点专业知识,大家也不知道这些是啥,只能当成某个建筑的材料,杨彬等人也顺利瞒天过海。
在事后复盘的时候,警方也发现了很多盗墓团伙的新特点。
当年,杨彬等人为了防止手机通讯留下痕迹,便要求大家用对讲机联络。
在过去,盗墓者使用的首要工具便是“洛阳铲”,可杨彬等人所采用的则为更先进的探针,最初探查情况的时候,插下去几根针,便能够确定棺椁的位置。
可以说,杨彬案算是一个新的起点,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不过,这个时候,盗墓者的思路还是有局限性的,他们在得到文物后,大概判断一个价值,基本都是运到国外销售,十几年过去了,一条产业链还是在地下形成了。
更为“与时俱进”的盗墓者
2020年4月,淮南警方布置了5个小组的力量,奔向5个市县,一天之内抓捕了11名盗墓者,最大程度上切断了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
这伙人的作案时间正好卡在疫情爆发阶段,警方已经不能再等了。
这伙人在安徽等地盗掘了多处古墓群,几乎是“打一枪就跑”,每次都能或多或少收获一些文物,再转到黑市上流通。
拿着近期的案子和以前对比,也能发现盗墓者“与时俱进”的特点。
淮南市某公安分局的大队长回忆:上世纪末,他刚刚参加工作,那会的盗墓者总是在雷雨天作案,为的就是掩盖放炮的声音,炸出豁口以后,一群人开始用洛阳铲挖掘,挖出来什么全靠运气,也会经常碰毁文物。
可现在,大部分盗墓团队都更新了装备,不仅动静小,而且动作快,这群人搞掉一个墓葬群,通常只需要几天的时间。
比如,在2018年的时候,淮南警方就破了一起大案。
那伙盗墓贼盗的是武王墩古墓,分工非常明确,有出资方、技术指导、挖掘工、倒卖者等多人构成,这些人凑在一起,都够开一个公司了。
他们在盗墓的时候,采用的是“挤压式爆破盗掘法”,用这种手法,可以让爆炸时产生的泥土被迅速挤压到两边,洞穴也正好能够下去一个人。
并且,爆破的时候,对于炸药的计算也非常到位,他们还采用了“地下爆破”,声音非常小,附近的村民都没有反应过来。
这些人挖了武王墩以后,还准备去找廉颇墓,还好警方及时收网,降低了损失。
此前,他们也犯过不少案子,都是多地流窜作案,形成了一种联动,一个地方风声紧,就立即挪窝,坚决不给警方留下把柄。
以前盗墓者“一脉相承”的东西,在他们身上,恐怕只剩下“江湖义气”了。
有些奇怪的是,他们作案,总能找到出资方,就算挖不到什么东西,也能捞点钱回来。
这些出资方的身份更加复杂,他们跟电影中演的大商大富并不一样,这些老板基本都是层次比较低的,有些是搞桑拿洗浴的,还有些是搞建筑的。
对他们而言,“投资盗墓”就是赌的一种形式,以小搏大也很有可能。
由于时代的变迁,现在很多墓葬群都在村庄的附近,盗墓者为了掩人耳目,也会收买一些当地的村民,给些“封口费”。
有些大胆的盗墓团队,甚至会直接雇当地村民来帮忙,因为他们更加熟悉情况。
凑在一起盗墓的人,等级划分的也非常森严,很多人互相之间根本都不认识,比如搞探测的人就不认识搞挖掘的人,搞挖掘的人其实还不怎么认识文物,也不会分辨价值。
根据淮南警方打掉的这个作案团伙供述,在第一批“苦力”入墓发现文物后,便会立即上来,领了钱就可以走人了,专业的“专家团队”在此时会下到墓葬之中,将值钱的文物塞进袋子里。
后者,反侦察能力也更强。
警方每次根据线索抓人的时候,前期通常只能抓到一些小鱼虾虾,他们连自己挖出来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也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文物被盗走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便是销赃。
国家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也让黑市上的文物越来越值钱,贩卖的渠道也成了型,过去盗墓者总是将文物运送到国外贩卖,到了后来,甚至还出现了“私人订制”的模式,你要什么,只要价格给的到位,他就给你挖什么。
汉代淮南王刘安的墓室就惨遭贼手,一些青铜器和玉器不翼而飞。
根据两块玉的价格走向,便能看出犯罪分子为何愿意铤而走险。
最初贩卖的时候,盗墓者以60万元的价格出手,后来被一位江浙商人以120万的价格买走,这个商人非常喜欢这两块玉,一直没舍得卖。
到公安机关找上门来追回文物的时候,这块玉的价格已经涨到了2000万元,并且买家还在继续抬价。
在淮南警方破获的武王墩被盗案中,其中一对青铜老虎在黑市第一手价格就已经超过了2000万,一旦进入到黑市中,第二手的价格很可能上亿,除了青铜老虎外,被盗的凤鸣鼓、编钟的价格都能上亿。
足以看出,这伙人愿意冒着这么巨大的风险,并不是没有原因。
在如此巨大的暴利面前,人性就显得格外渺小,淮南警方在侦破审讯的过程中也发现,这个组织严密的盗墓团队中,还是出现了“黑吃黑”的现象。
比如,在武王墩被盗案中,有人担心分赃不均,还将团队共同盗上来的文物再次盗走,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
在盗墓犯罪中,一些当地的公职人员也可能沦为不法分子的“保护伞”,这也是时代变化带来的一个新的特征。
对于盗墓分子来说,这是来钱的一个快速通道,他们根本不关心历史,只关心钱。
可对于考古学家们来说,这是一件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
因为大多数盗墓者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文物,所以很多重要人物的遗骨都被他们随意丢弃,摆放位置也遭遇了巨大的破坏,从研究的角度考虑,骨头上面藏着很重要的信息,可位置乱了,就很难分清谁是墓主人了。
盗墓分子,近年来也越来越猖獗。
在淮南警方此前抓获的另一个盗墓贼就在狱中放出了狠话,他发现了一处古墓葬群,在他眼里就是“紫禁城”,如果国家的文物部门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他出狱后便会采取行动。
可是,就算国家重拳整治,如此巨大的利益链条,想要斩断也绝非易事,需要的是多部门协作,也需要让法制教育深入人心,特别是对于墓葬群附近的村民。
纵观这些年来的盗墓案,河南、陕西、山西等古时富饶之地都成为了盗墓贼们“优先关注”的地点,属于高危地区,想要斩草除根,还有着很长的路需要去走。
参考
揭秘当代盗墓术 中国新闻周刊
安徽淮南盗墓 倒卖“一条龙”大案破获 36人被判刑 环球网
当代盗墓已形成高度职业化,他们都有哪些盗墓手段?
近年来《鬼吹灯》、《盗墓笔记》等影视剧兴起,很多人对这个古老的行当越来越感兴趣,他们似乎觉得这很酷。但我想说,小说中的摸金有符、发丘有印、搬山有术、卸岭有甲等手段真的只是根据一些古老传说所艺术加工出来的手段,现实中的盗墓远没有那么神奇。而高度职业化的盗墓,也对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01、探墓定位说起来肯定有很多人不信,一些“顶尖”的盗墓贼在历史、文物的某些细分领域的专业素养甚至不比一些专家差。警方在抓捕到盗墓贼后,经常能从他们身上、住处搜到县志、市志之类的书,上面记载了古墓葬的分布。甚至文物系统出版的《文物地图集》 也成了盗墓贼们的工具书,一些古墓的经纬度都被标示了出来。
除此之外,他们更是精通风水。通过史书确定了某地可能存在古墓后,就由风水学说来寻找古墓的具体位置。虽然其行为完全不可取,但是专业水平着实令人汗颜。
02、打洞挖掘现在的盗墓贼在挖盗洞的时候很少采用人工挖掘的笨办法了,他们有更高科技的手段。
以曾经震惊全国的陕西敬陵盗墓案为例,主犯杨彬在伙同手下盗墓时就准备了炸药、绞盘、吊车、切割工具等各种物品,甚至还在附近的村庄、警局门口都设置了暗哨。2004年5月至6月,杨彬团伙分6次进入古墓,花了整整6个通宵将一具27吨重的石棺椁分成31块盗走。
03、销赃盗墓贼们得手后,几乎不会在本地出手赃物,通常都是将文物运到外地、甚至联系境外的买家。上文提到的武惠妃石棺椁就被偷运至美国,卖出了100万美元的高价。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电影《长安道》,就是以这起盗墓事件为原型改编的。
越来越职业化的盗墓给警方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他们的行动更隐秘、更迅速,对古墓葬的破坏也更加严重。仅靠公安机关很难对盗墓行为造成有效的打击,需要多部门联合起来。
盗墓现象愈发严重,是否该封杀盗墓题材的小说和影视剧?
当代的盗墓现象的确是愈发严重,很多地方都有高度职业化的盗墓贼,这让很多地方的古墓和遗迹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尤其是陕西、河南、山西等历史古都,已经成了盗墓贼的主要目标。然而,在很多影视剧和小说之中,盗墓被描述为“探险摸金”这种接近于光辉的冒险行动,显然是不合适的,对此应该进行整改。
01、真实版的“摸金校尉”,并不比小说差多少“摸金校尉”是起源于东汉末年,曹操为了凑军饷,就设立相关职位,专门负责盗墓换取财宝,据说他光挖了梁孝王刘武的墓,就能让全军3年吃喝不愁。而现代化的盗墓可谓是另辟蹊径,将风水和科技相结合,找墓一找一个准,并且几天时间就能完成盗掘工作。
这些盗墓贼已经形成了一个隐秘的圈子,组织分工极为明确,进行流窜性的作案,各地的盗墓者还会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并收买当地人进行配合,比如淮南市谢家集区破获的一起案件,有22名盗墓者都是本地的村民。
在盗墓的实际行动过程之中,先由组织者进行牵头,制定行动目标;再由“工程师”进行墓穴定位,担任行动指挥,他们就像小说之中的摸金校尉,懂得天文地理和风水,熟知山脉走势、水土流失状况、天气变化规律,比如“淮南武王墩古墓案”之中的夏玉震,就是这种关键角色;其次,维持盗墓组织是需要成本的,联络者会去联系各种小老板,他们很愿意为此出资,以求换取丰厚的回报,此类出资者名为“支锅”。
除了这种关键角色之外,还有负责通风报信的人,他们一般是被收买的当地村民,名为“地主”;以及进行体力劳动的“苦力”,他们需要进行盗洞的挖掘、取土、填土等作业,当苦力挖掘到文物之后,他们会立刻被要求退出现场,然后专门的“工程师”等技术人员,就会进行“清坑”,盗取珍贵的文物。
这样下来,“苦力”只知道自己在挖东西,并不知道具体挖出了什么,也不知道它们会被卖到哪里去?即使苦力想泄密,也没有机会。
这些“工程师”里,最为著名的就是姚玉忠,他被业内称为“祖师爷”、“关外第一高手”,他擅于通过风水、星象、山脉走势来精准定位古墓,只要是他看准的地方,必然能挖出来古墓。在他被抓获的时候,他曾自豪的放言:“你们100个专家,也比不过我一个!”
02、盗墓题材的影视剧和小说,应该进行正面引导像《鬼吹灯》、《盗墓笔记》这类小说,许多人读了之后都会感觉热血沸腾,他们认为故事很棒,去古墓探险很刺激,有些人也想效仿其中的情节,渴望去通过这种方式一夜暴富。
但是,要知道的是盗墓属于黑色的利益链,它是见不得光的事儿,用“土夫子”来形容更为恰当,它不应该被提倡、赞颂或者追捧,相关的影视剧和小说也应该进行限制,盗墓者并不像影视剧里那样帅气潇洒,或者把盗墓者的下场写的凄惨一点儿,让人们充分意识到盗墓的危害。
毕竟,盗墓无论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谁也不想自己的墓就被人挖了,也不愿意看着自己的亲人和祖宗被叨扰。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