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很多人会觉得,曹丕能够当上魏王太子,只是因为用计让曹植犯了错,然而曹植性格不够坚韧被弃用后就开始自暴自弃,最后曹操彻底对他失去了希望,所以这个太子之位就落到了曹丕头上。不过从正史记载的内容来看,曹操心中太子的头两名并不是曹丕还有曹植,而是曹昂和曹冲。曹昂是曹操的长子,能文能武,可惜为了救曹操牺牲了自己的性命。而曹冲出世就被称为神童,深受曹操的喜爱,只是天妒英才,曹冲年仅13岁便夭折,此后曹操还对曹丕说:“曹冲之死是我的不幸,但却是你的大幸。”可见曹丕应该是位列第三的人选,曹植排在最后。
如此看来,曹昂和曹冲都不在以后,曹丕自然成了太子的第一顺位人选,怎么又会担心曹植上位呢?所以很多人会觉得是曹丕在跟曹植争太子之位,其实恰恰相反,是曹植在和曹丕争这个太子之位。曹植的优势就是他的文学天赋很高,所以经常能在这个方面碾压曹丕,也是深的曹操的重视。所以曹操才会把曹植又列入到太子的候选人当中,让他和曹丕做一个竞争,所以准确来说曹植才是野心更大的那位。
一般情况下,弟弟都是不敢和大哥争权斗势的,因为皇位的继承权讲究一个长辈有序立长不立幼,虽然没什么道理但这种规定已经深入人心,不可能被轻易打破。所以曹植此番敢挑战曹丕已经是非常大胆的行为了,如果最后失败曹丕完全有理由杀掉曹植,以绝后患。当然,历史上这种兄弟相争的戏码几乎每个朝代都会出现,所以也不奇怪,如果不争可能才会比较奇怪,那曹丕后来又是如何击败曹植坐上太子之位的呢?
其实从他们两兄弟从小的经历来看,曹操一直再把曹丕当做接班人培养。曹丕六岁曹操就教他射箭,八岁教他骑马,十岁就跟随父亲南征北张,这种待遇绝对就是太子继承人的待遇了,要知道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不可能每个都照顾的过来。所以在曹操内心,曹丕一直都是最合适的人选之一,关键是曹丕的确是比曹植更加均衡,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也更好,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曹丕最后才能脱颖而出,成为改变历史的关键人物。
虽然小说或者影视剧中,会把曹丕当上太子的功劳归功于司马懿,不过要知道当时的司马懿可是宁愿装病七年都不愿出仕的人,选择辅佐曹丕也只是因为不想呆在曹操身边,所以那个时候就想依靠司马懿上位基本是不可能的。主要还是因为曹丕扛住了最后的压力,而曹植直接崩溃了,综合素质才是曹操更加看重的。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