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在中国历史上的太监最出名的就是明朝的太监,比如太监汪直和太监魏忠贤,这两个太监都是在明朝年间把握过大权的。太监汪直权势最大的时候有着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地位和权力,汪直还帮助当时的皇帝明宪宗建立了西厂。
在深深的宫围中,汪直作为一个太监是不被人看起和认可的,可他知道,做太监就要有做太监的样子,他会察言观色揣摩圣意,所以作为太监他做的很好,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了当时最有权势的太监。
也许汪直是被迫做了太监,从幼童时就被带进宫当太监在他心里留下了一定的阴影,他开始渴望权力。汪直是个聪颖的人所以他很受赏识和重用,他把握住每一次机会一步步建立自己的权利,他虽然是个太监可他的势力和权利比很多大臣更大。
我们都知道太监是一个很不好的名词,尤其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太监代表着耻辱,汪直和所有男性一样他也曾对自己的身份厌恶,所以他一步步让自己变强大,可惜他在拥有权利后只想着谋私利不顾百姓死活最终留下了一世骂名。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导致国家政权颠覆的例子不少,由于宦官与皇帝接触密切所以他们能第一时间掌握皇帝的想法,他们善于察言观色所以他们深受皇帝的信任。明朝成化年间就有这样一个很有权势同时玩弄政权谋取私利的宦官他就是汪直。
汪直擅政是明朝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于他的原因险些导致明朝政权的颠覆。
汪直是怎么擅政的呢?他还是一个幼童的时候就入宫服侍万贵妃,得到万贵妃和明宪宗的赏识和信任,刚好那时候明宪宗经历了李子龙登太岁山观察内宫被误认为刺客的事件,所以眀宪宗变得非常紧张和疑神疑鬼。
所以他从锦衣卫中为汪直挑选了一批精英让他们跟随汪直乔装出宫刺探民间的状况和朝臣们的思想和动态,利用这个机会汪直培养了一批自己的特务力量,一方面帮助明宪宗观察朝中大臣的动向,另一方面他与朝臣勾结陷害忠良。
后来因为汪直在处理妖言案时大量杀害百姓引起民愤被革职,但是被革职的汪直依然掌握着权势,后来他威胁数名大臣为他上书要求皇上再立西厂,再次掌握西厂后他并没有收敛而是更加变本加厉。
汪直擅政期间大明政权紊乱,朝政黑暗,他常常滥杀无辜陷害忠良所以导致当时的百姓们叫苦不迭却又敢怒不敢言,幸好他最终并没有导致大明朝政权覆灭,在他的权利散尽的时候得到了他应有报应。
对于任何国家而言,走私贸易都是一向利润与风险成正比的生意,正是因为它高额的利润,尽管政府严厉打击也屡禁不止。实际上走私贸易并不是现 代社会才有的一种现象,早在古代海盗、走私商人等职业已经形成了气候,诸如著名的加勒比海盗以及倭寇。
倭寇虽然前面加个倭,但实际上倭寇在中国横行之时,倭寇群体中大部分都是扮作日本浪人的中国人,日本人的比例相对于中国人而言还要低些 。汪直,这位活跃在明朝嘉靖年间的人,实际上就是一位倭寇首领和走私商人。
据传汪直从小的时候就极为聪明,若是将他那一股聪明劲儿用在读书上,定能取得一个很好的功名。不过汪直心思并不在四书五经上,相比于读书考 取功名,他更喜欢做生意。而汪直商业眼光也不错,一举就看见了海上贸易当中的巨大商机和利润。
洪武年间,朱元璋为防止沿海军阀残余势力及海盗滋扰,下令实施海禁。所谓海禁就是禁止中国人对外进行海外贸易,也严格限制外国人来中国交易 ,虽然永乐年间有着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却也只是允许朝贡贸易而已。所以汪直想要涉足海外贸易这一块,就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走私。
汪直发达之后是他在中国与日本之间,进行走私贸易。但是许多学者猜测,在与日本交易之前,他应该是先在东南亚等地区进行走私。后来集聚资本 之后,才涉足日本。
汪直受到一个日本领主的照顾,先是将中国精美的丝绸等货物经由海船运至日本,后来日本内部发生动乱,汪直便开始讲火枪走私进日本国内。促使日本内部的战争,从冷兵器时代过度到热兵器师时代,成为枪传入日本的事件中的关系人物。
随着时间的发展,汪直的金钱和名气越来越大,走私贸易也迅速发展,到了后来,他召集帮众及日本浪人组成走私团队,自称徽王。甚至在他巅峰时 期,辖制各岛。田汝成《汪直传》:据萨摩洲之松津浦,僭号曰宋,自称曰徽王,部署官属,咸有名号。控制要害,而三十六岛之夷皆其指使。
汪直的势力越来越大,闯出名气之后,自然而然的就上了政府的黑名单。后来任浙直总督的胡宗宪和其幕僚徐渭主张对其招安,汪直答应 了招安,但最后却被当时任浙江巡按使的王本固杀死,汪直的死亡使得倭寇失控而酿成倭寇之乱。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