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玄是南阳人士,作为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人,皇帝刘秀的族兄,刘玄年轻时参加绿林军,因为他的战功显赫并成功击败新朝军队,而被绿林军推举为皇帝,同时也因为了他贵族的血统身份,新朝被推翻后,刘玄进入长安,并成为皇帝,而更始王朝则成为了刘秀等军队的攻击目标,在各方攻击之下,更始政权走向了灭亡,作为皇族后代,刘玄希望自己可以安葬在长安附近,最终他也实现了这个遗愿。
刘玄是新朝时期绿林军的首领,刘玄在弟弟被杀害后,与各路绿林好汉结交,并誓死为弟弟报仇,刘玄多次带领义军攻击政府,遭到官府的抓捕和通缉,因为南方出现饥荒现象,刘玄利用天下人对王莽的不满,号召广大农民推翻新朝恢复大汉王朝,同时各路好汉和百姓投奔刘玄,刘玄的义军部队逐步壮大,最终于正月击败王莽主力部队,迫使王莽新朝投降灭亡,刘玄进入长安,分封各路诸侯将相。
刘玄在攻打长安城的时候,城内已经有大臣不满王莽的统治而起兵攻击未央宫,在渐台各路大臣斩杀王莽,公宾将玉玺献于刘玄,从此更始王朝建立,刘玄册封刘祉等宗室亲王,并册封了多个异姓将军为王,意在维护江山统一安全,但同时也为后期祸患买下隐患。
刘玄原本是西汉皇族后裔,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不过因为王莽篡位,所以西汉已经灭亡,刘玄也流落民间无权无势。当时,反对王莽的农民起义不断,刘玄就投奔了其中的绿林军。后来因为刘玄大败了王莽的一些军队,所以称为首领,称为更始将军。
绿林军的首领们商议之后,让刘玄登基为帝,年号就叫更始,所以他史称更始帝。刘玄立马册封他们为诸侯、公卿,至少也是大臣或者将军。当时,全国许多地方纷纷起义响应,因此王莽虽然派遣大军前来讨伐,最后还是被打败,自己也被杀头。于是,刘玄迁都长安,真正成为了皇帝。
在别人的建议下,刘玄大肆封王,先从自己的宗室开始,之后则是拥立自己的各大起义军首领。此后,刘玄不理朝政,终日与后宫女子饮酒作乐,加上他残害忠良,不听劝谏。绿林军一个个从农民和亡命之徒官居高位,所以肆意烧杀抢掠,危害朝政。因此,不久,民心丧失,更始政权就变得不稳。
此时,另一支起义军赤眉军另立他人为天子,起来反对更始政权。赤眉军一路大败绿林军,不久就攻入了长安。刘玄只能投降,于是他被废黜贬为长沙王,不久刘玄还是被他们杀死。
很难一句话说完。其实对于王莽来说,他做了他想做的。对于他的评价很难做出,原因在于中国历史的写法出现了困难。
中国历史的写作出发点是“资治”,就是为了统治者提供前朝的借鉴,那么写作就要有鲜明的褒贬判断,甚至要指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王莽新朝的灭亡。
王莽个人与朝代的鲜明特点是:1,他个人是否有真才实学?2,是否有道德?3,国家政策是否有问题?
所以,既然王莽失败了,他身上的三个特点都应该是错的。他没有真才实学,本人非常虚伪,政策空洞无效。以往的历史学家就是这么写的。
放在今天,读者应该都会说,历史不能这么写,应该客观真实。
王莽生于公元前45年,为太后弟兄王曼的次子。在其他亲戚过着大肆挥霍、骄奢淫逸生活的时候,王莽知书达理,“折节为恭俭,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
37岁的王莽被任命为大将军。
公元4年3月16日,他女儿嫁给汉平帝。公元6年2月3日,平帝死亡。王莽自封为摄皇帝。公元6年4月17日刘婴被指定为太子。
随后各种祥瑞要求王莽称帝。公元8年,王莽称帝,建立新朝。
还是那句话,王莽的政策因为王莽的失败遭受到攻击。
王莽释放奴隶的政策今天看来应该不受指责。
王莽下令发行新钱。但新钱降低了货币的成色。公元7年,低级贵族被勒令交出所藏黄金。政府会付出一些钱币,价值低于黄金。
公元9年,采用新官衔。公元14年,郡县的名称全部更改。
公元10年,下令对酿酒、盐和铁器的交易实行国家垄断。
没有比较单纯批评没有意义。对比汉武帝,王莽的所作所为并不突出。尽管政策有些折腾,但出发点符合文人的理想,有些唯心是当然的。
搜刮民财不得人心,但也不特别厉害。
那么,王莽是怎么引发民变的?《剑桥秦汉史》认为,“王莽的垮台是由于几次黄河改道的重大积累的影响,这是非 人力所能防止的灾难。”黄河泛滥造成民变,接着官员反对王莽。新朝崩溃。
王莽实行了一些变革,效果好坏都有。后世因为王莽的失败而指责一切政策,就不太符合事实了。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