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权力争夺是残酷无情的,兄弟反目,君臣失和。三国时的吴国为什么在孙权死后,很快就出现衰败迹象?就是因为皇室问题太多,权臣弄权,为君不君,致政治权力起伏不定。
这篇文章就来聊聊孙和被废后,继任者孙亮为什么也会被毒杀。
太子孙和被废时,其弟孙亮的母亲潘夫人正得孙权宠爱。潘夫人是什么样的女人?《三国志·吴书五·妃嫔传》对她有记载:“吴主权潘夫人,会稽句章人也。父为吏,坐法死。夫人与姊俱输织室,权见而异之,召充后宫。”潘夫人
从这段记载来看,潘夫人当年就是一位皇家纺织女工,她的父亲因触犯王法遭处死,她和姐姐被没官为奴。照理说,已跌进最底层的潘氏,是没有机会再出人头第的,至于日后成为皇后,当时也是不敢想的。
孙权
但女人最大的政治资本是什么?就是脸蛋,有一张漂亮的脸蛋,不愁君王不来找。
潘夫人正是这样,人长得漂亮,貌如仙女,就是保守男人看都会动心,何况好色的皇帝?一次偶然机会,潘夫人的色果然迷住了孙权,不多久,孙权便召她进后宫,要她陪他睡觉。做为宫中女人,除了长得美,肚皮也要争气,要会生儿子,有了这两点,不愁地位不稳。很快,潘夫人的肚子被孙权搞大了,为孙权生了一个小龙种,这就是吴国第二任皇帝孙亮。
对潘夫人上位经过,一般女人是学不来的。
后人王嘉《拾遗记》中对这一经过说得更详细:“吴主潘夫人,父坐法,夫人输入织室,容态少俦,为江东绝色。同幽者百余人,谓夫人为神女,敬而远之。有司闻于吴主,使图其容貌。夫人忧戚不食,减瘦改形。工人写其真状以进,吴主见而喜悦,以虎魄如意抚按即折。嗟曰:‘此神女也,愁貌尚能惑人,况在欢乐!’ 乃命雕轮就织室,纳于后宫,果以姿色见宠。”潘夫人除了有美貌,还有心计。她设计进入了孙权的后宫,在怀孕后又编瞎话,说梦见龙了,言下之意,自己将生的孩子是“龙种”。这不明白着忽悠吗?可就是有人相信。
《三国志》上是这样说的:“得幸有娠,梦有以龙头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亮。”
潘夫人说什么孙权都同意,即所谓言听计从
这下可把老孙权高兴坏了,潘夫人说什么孙权都同意,即所谓言听计从。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年仅8岁的孙亮成指定接班人。心想事成,本应该收敛、低调的,可潘夫人偏偏醋意大,醋劲足,“性险妒容媚”,容不得宫里有比她漂亮,比他受宠的女人。
她想学西汉开国皇后吕雉,搞死袁夫人
袁术之女袁夫人,成了潘夫人在后宫里的最大威胁,她想学西汉开国皇后吕雉,搞死袁夫人。
袁夫人呢是个好女人,她与潘夫人长得一样漂亮,但她的最大问题是不能生育,这就少了政治资本。所以在步夫人去世后,孙权想立她为皇后,“夫人自以无子,固辞不受”,还是很识相的。俗话说,做坏事会遭报应的,不久报应真的在潘夫人身上应验了,她竟然被宫女勒死了。宫女为何要下此狠手?原来大家都担心她真的当皇帝后没有好果子吃,于是,一天“潘皇后浑身疲劳,在寝宫昏睡”,宫人趁机用布帛勒死了她。当时孙权还没有死,事情暴露后,有六七个人遭处决。不久,孙权病死了,潘皇后与他一同葬于东郊蒋陵。
孙亮是孙权最小的一个儿子,是孙吴国第二任皇帝,也是吴国惟一的一个小皇帝,继位时不过10岁。
由于太子太小,孙权病重时,特嘱大将军诸葛恪、孙峻、太常滕胤等辅政。但孙权失算了,他死后顾命大臣之间的矛盾便集中也暴发了。孙峻设计杀掉了诸葛恪,朝政落入了孙峻和其从弟孙綝之手。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孙亮开始亲政。但此时的孙琳又和当年诸葛恪一样专权,希望有大作为的孙亮,决定收回朝政大权,秘密组建了一支年龄在15岁以上18岁以下的“青年近卫军”,约3000余人,天天在自己的宫苑内操练,声称“吾立此军,欲与之(指孙峻、孙綝势力)俱长。”
次年八月,孙亮与黄门侍郎全纪、太常全尚、将军刘承等密谋,决定采取行动,诛杀孙綝。孙亮虽然是皇帝,但毕竟还是个大孩子,显然太嫩了,结果,让全纪的母亲坏了事,她连夜将情报泄漏给了孙綝。
先下手为强,孙綝首先发难,派兵包围皇宫,逮捕全尚,杀死了刘承。并派中郎李崇,从孙亮手中强行夺回皇帝玉玺,废孙亮为“会稽王”,将其押送到封国。
孙亮
国不可一日无君,孙綝速立孙亮的六哥孙休为帝。
永安三年(公元260年),京都出现反常现象,天空竟然飞出了红色的乌鸦,不久从会稽又传出孙亮应该重新做皇帝的说法。糟糕的是,孙亮的身边又出小人,他的宫人向孙休打小报告,说孙亮找巫师求神祷告,有恶毒的言论。
孙休
皇帝最怕有人打他龙椅的主意,于是削去了孙亮的王位,降为“候官侯”,派人遣送他去封地。就在赴封地的半路上,孙亮自杀身亡,孙休惩处了护送的人。孙亮怎么会自杀呢?显然史书所记不可能。其实,孙休这是做样子,孙亮实际上是被孙休派去的人鸩杀掉的。
孙亮死时年仅19岁,初葬地史上不载。据《建康实录》,晋太康年间,吴故少府卿丹阳戴显上表西晋朝廷,将孙亮的灵柩迁葬到了当时的丹阳赖乡。有学者考证,赖乡在今南京市江宁区境内。如今,孙亮的墓地早已失考,成了一座孤坟野冢。需要提一下的是,有学者认为,孙亮葬于河南东鹿邑县境内,此处有赖乡沟,这一观点不正确,没有根据。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