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阿拉斯加在公元18世纪和19世纪曾被称为俄属美洲,因为在欧洲列强殖民世界的大潮中,俄罗斯虽然因为海军力量薄弱,无力开辟远洋殖民地,但也通过陆路不断在扩展着自己的势力范围。公元1732年,一些俄罗斯商人和毛皮猎人们越过白令海峡来到了阿拉斯加,并于公元1744年宣布该地为俄国所有。
(俄罗斯美洲公司旗)
后来,这些俄罗斯人也效仿英国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在阿拉斯加建立了俄罗斯美洲公司,对当地进行贸易殖民。但该地在很长时间内曾被形容为是“西伯利亚的西伯利亚”,因为相对于俄罗斯本土,这里实在是过于荒凉遥远,比西伯利亚更加难以涉足。
(俄属美洲首府新阿尔汉格尔斯克)
不过因为当地富产海獭,因此海獭皮生意一直很兴盛,所以对于俄罗斯来说,还是有利可图的。而因为当地已经被视为俄国领土,俄罗斯的东正教会也向当地派驻了一些传教士,向当地的因纽特人传教。到19世纪中叶时,当地大概有700多名俄罗斯人,但这些人就已经足以维持俄罗斯在当地的统治了。
大博弈中的利益交换但到了19世纪中叶之后,俄罗斯在阿拉斯加的统治却遭遇了越来越大的危机。首先是在整个19世纪里,俄罗斯和英国几乎一刻不停地在中亚地区进行着被称为“大博弈”的争夺战。双方在阿富汗进行过数次斗争,同时在中国新疆和西藏地区也进行过相互竞争式的渗透。比如在阿古柏占领新疆时,英国和俄罗斯都曾向其提供过军火等物资,试图对其进行拉拢。
(美国购买阿拉斯加的720万美元支票)
而在公元1853年到1855年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罗斯大败。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败了俄罗斯的主力军也是英国。同时在另一方面,阿拉斯加也和英国的殖民地加拿大紧紧相连,如果不是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前英国已经和其它几个参战国达成了各方都不能通过这场战争侵占别国领土的协定,可能在当时阿拉斯加就已经被英国抢走了。
另外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之后,俄罗斯欠下了大量外债,国内经济捉襟见肘,也急需获得资金来摆脱经济困境。而也差不多在此时,阿拉斯加的海獭种群也出现枯竭,俄罗斯占据阿拉斯加的经济原动力已经不复存在,阿拉斯加短期内无法再为其带来收益。
(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批准出售阿拉斯加的批准书首页)
同时从长期看,上文已经说到到19世纪中叶阿拉斯加的俄罗斯人也只有700左右,而与之相邻的西伯利亚地区也是人烟稀少,所以增加在阿拉斯加的移民对俄罗斯来说完全不可能。但一旦阿拉斯加在未来发现黄金等其它资源,有利可图,俄罗斯绝对不是英国或者美国的对手,到时从英国和美国涌入的淘金客就能把俄罗斯人淹没了。
所以俄罗斯自己也知道俄属美洲殖民地迟早要丢,只是时间早晚和方式的问题。所以与其到时被人抢走,还不如以一种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主动放弃。而这时给美国显然比给英国对俄罗斯更有利,因为当时俄罗斯在全球的战略对手是英国,而不是美国,而且给了美国之后,可以在英国和西伯利亚之间留出一块缓冲区,不至于使西伯利亚直接受到英国的威胁。
(俄美双方签署条约场景)
而从美国的角度看,英国在当时同时也是美国的对手,而且美国曾经长期有将领土扩张至整个北美的野心,买下了阿拉斯加就等于对英国殖民地加拿大形成了合围,有利于其在未来将加拿大也吞并。而且买下阿拉斯加也与美国向亚洲扩张的政策相符,因此双方各取所需,也就一拍即和了。
公元1867年10月18日,美国正式以72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阿拉斯加。这笔钱在现在听起来当然少得可怜,但在当时也不算一个特别小的数字。举个例子来说,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美元和中国银元的比值曾经长期在1:3左右,也就是1美元能换3银元。这样计算720万美元就也相当于2000万银元,相当于1000万两银子。而这笔钱对于当时正面临经济危机的俄罗斯来说也可以暂解燃眉之急了。这一切都是拜“沙俄所赐”!
阿拉斯加接近北极,面积达一百七十多万平方公里,将近是美国领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呢。
为什么会成为美国的领土,还得从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谈起。当时围绕巴尔干半岛霸权的争夺战在英法与沙皇俄国之间展开。由于农奴制度下落后而又腐朽的沙俄未能战胜强大的英法,最后不得已割地求和。
而阿拉斯加地处遥远的西伯利亚,又靠近英国殖民地加拿大。沙俄担心英国会以此为跳板进攻俄远东地区,导致自己处于战略上的被动。
另外,落后的沙俄根本就没有力量和先进的技术去开采。当时,在沙皇看来那里不过是一块贫瘠之地、既偏远又不能有效管理。
看着自己已经足够大的领土面积,再加上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面对当时的国际环境,要寻求一个合适的买主很重要,最后刚好遇上了南北战争之后的美国。
双方最终达成一致,于1867年3月29日以7200000美元(含手续费200000)价格成交。
最后,说点小插曲啊。当初美国人花那么多钱,心底里颇为不满甚至觉得不过是买回了一个“天然大冰箱”。很多人都不以为然呢?可如今的俄罗斯人该有多么的后悔啊!
阿拉斯加离美国本土千里之遥,为何能成为美国的一个州?其实这里面的历史还挺复杂,涉及到美国、俄罗斯和英国等几个方面的利益与博弈,具体过程来听桃花石杂谈讲讲吧。俄属美洲殖民地的历史
其实阿拉斯加在公元18世纪和19世纪曾被称为俄属美洲,因为在欧洲列强殖民世界的大潮中,俄罗斯虽然因为海军力量薄弱,无力开辟远洋殖民地,但也通过陆路不断在扩展着自己的势力范围。公元1732年,一些俄罗斯商人和毛皮猎人们越过白令海峡来到了阿拉斯加,并于公元1744年宣布该地为俄国所有。
(俄罗斯美洲公司旗)
后来,这些俄罗斯人也效仿英国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在阿拉斯加建立了俄罗斯美洲公司,对当地进行贸易殖民。但该地在很长时间内曾被形容为是“西伯利亚的西伯利亚”,因为相对于俄罗斯本土,这里实在是过于荒凉遥远,比西伯利亚更加难以涉足。
(俄属美洲首府新阿尔汉格尔斯克)
不过因为当地富产海獭,因此海獭皮生意一直很兴盛,所以对于俄罗斯来说,还是有利可图的。而因为当地已经被视为俄国领土,俄罗斯的东正教会也向当地派驻了一些传教士,向当地的因纽特人传教。到19世纪中叶时,当地大概有700多名俄罗斯人,但这些人就已经足以维持俄罗斯在当地的统治了。
大博弈中的利益交换但到了19世纪中叶之后,俄罗斯在阿拉斯加的统治却遭遇了越来越大的危机。首先是在整个19世纪里,俄罗斯和英国几乎一刻不停地在中亚地区进行着被称为“大博弈”的争夺战。双方在阿富汗进行过数次斗争,同时在中国新疆和西藏地区也进行过相互竞争式的渗透。比如在阿古柏占领新疆时,英国和俄罗斯都曾向其提供过军火等物资,试图对其进行拉拢。
(美国购买阿拉斯加的720万美元支票)
而在公元1853年到1855年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罗斯大败。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败了俄罗斯的主力军也是英国。同时在另一方面,阿拉斯加也和英国的殖民地加拿大紧紧相连,如果不是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前英国已经和其它几个参战国达成了各方都不能通过这场战争侵占别国领土的协定,可能在当时阿拉斯加就已经被英国抢走了。
另外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之后,俄罗斯欠下了大量外债,国内经济捉襟见肘,也急需获得资金来摆脱经济困境。而也差不多在此时,阿拉斯加的海獭种群也出现枯竭,俄罗斯占据阿拉斯加的经济原动力已经不复存在,阿拉斯加短期内无法再为其带来收益。
(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批准出售阿拉斯加的批准书首页)
同时从长期看,上文已经说到到19世纪中叶阿拉斯加的俄罗斯人也只有700左右,而与之相邻的西伯利亚地区也是人烟稀少,所以增加在阿拉斯加的移民对俄罗斯来说完全不可能。但一旦阿拉斯加在未来发现黄金等其它资源,有利可图,俄罗斯绝对不是英国或者美国的对手,到时从英国和美国涌入的淘金客就能把俄罗斯人淹没了。
所以俄罗斯自己也知道俄属美洲殖民地迟早要丢,只是时间早晚和方式的问题。所以与其到时被人抢走,还不如以一种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主动放弃。而这时给美国显然比给英国对俄罗斯更有利,因为当时俄罗斯在全球的战略对手是英国,而不是美国,而且给了美国之后,可以在英国和西伯利亚之间留出一块缓冲区,不至于使西伯利亚直接受到英国的威胁。
(俄美双方签署条约场景)
而从美国的角度看,英国在当时同时也是美国的对手,而且美国曾经长期有将领土扩张至整个北美的野心,买下了阿拉斯加就等于对英国殖民地加拿大形成了合围,有利于其在未来将加拿大也吞并。而且买下阿拉斯加也与美国向亚洲扩张的政策相符,因此双方各取所需,也就一拍即和了。
公元1867年10月18日,美国正式以72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阿拉斯加。这笔钱在现在听起来当然少得可怜,但在当时也不算一个特别小的数字。举个例子来说,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美元和中国银元的比值曾经长期在1:3左右,也就是1美元能换3银元。这样计算720万美元就也相当于2000万银元,相当于1000万两银子。而这笔钱对于当时正面临经济危机的俄罗斯来说也可以暂解燃眉之急了。这一切都是拜“沙俄所赐”!
阿拉斯加接近北极,面积达一百七十多万平方公里,将近是美国领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呢。
为什么会成为美国的领土,还得从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谈起。当时围绕巴尔干半岛霸权的争夺战在英法与沙皇俄国之间展开。由于农奴制度下落后而又腐朽的沙俄未能战胜强大的英法,最后不得已割地求和。
而阿拉斯加地处遥远的西伯利亚,又靠近英国殖民地加拿大。沙俄担心英国会以此为跳板进攻俄远东地区,导致自己处于战略上的被动。
另外,落后的沙俄根本就没有力量和先进的技术去开采。当时,在沙皇看来那里不过是一块贫瘠之地、既偏远又不能有效管理。
看着自己已经足够大的领土面积,再加上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面对当时的国际环境,要寻求一个合适的买主很重要,最后刚好遇上了南北战争之后的美国。
双方最终达成一致,于1867年3月29日以7200000美元(含手续费200000)价格成交。
最后,说点小插曲啊。当初美国人花那么多钱,心底里颇为不满甚至觉得不过是买回了一个“天然大冰箱”。很多人都不以为然呢?可如今的俄罗斯人该有多么的后悔啊!
阿拉斯加离美国本土千里之遥,为何能成为美国的一个州?其实这里面的历史还挺复杂,涉及到美国、俄罗斯和英国等几个方面的利益与博弈,具体过程来听桃花石杂谈讲讲吧。俄属美洲殖民地的历史
其实阿拉斯加在公元18世纪和19世纪曾被称为俄属美洲,因为在欧洲列强殖民世界的大潮中,俄罗斯虽然因为海军力量薄弱,无力开辟远洋殖民地,但也通过陆路不断在扩展着自己的势力范围。公元1732年,一些俄罗斯商人和毛皮猎人们越过白令海峡来到了阿拉斯加,并于公元1744年宣布该地为俄国所有。
(俄罗斯美洲公司旗)
后来,这些俄罗斯人也效仿英国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在阿拉斯加建立了俄罗斯美洲公司,对当地进行贸易殖民。但该地在很长时间内曾被形容为是“西伯利亚的西伯利亚”,因为相对于俄罗斯本土,这里实在是过于荒凉遥远,比西伯利亚更加难以涉足。
(俄属美洲首府新阿尔汉格尔斯克)
不过因为当地富产海獭,因此海獭皮生意一直很兴盛,所以对于俄罗斯来说,还是有利可图的。而因为当地已经被视为俄国领土,俄罗斯的东正教会也向当地派驻了一些传教士,向当地的因纽特人传教。到19世纪中叶时,当地大概有700多名俄罗斯人,但这些人就已经足以维持俄罗斯在当地的统治了。
大博弈中的利益交换但到了19世纪中叶之后,俄罗斯在阿拉斯加的统治却遭遇了越来越大的危机。首先是在整个19世纪里,俄罗斯和英国几乎一刻不停地在中亚地区进行着被称为“大博弈”的争夺战。双方在阿富汗进行过数次斗争,同时在中国新疆和西藏地区也进行过相互竞争式的渗透。比如在阿古柏占领新疆时,英国和俄罗斯都曾向其提供过军火等物资,试图对其进行拉拢。
(美国购买阿拉斯加的720万美元支票)
而在公元1853年到1855年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罗斯大败。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败了俄罗斯的主力军也是英国。同时在另一方面,阿拉斯加也和英国的殖民地加拿大紧紧相连,如果不是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前英国已经和其它几个参战国达成了各方都不能通过这场战争侵占别国领土的协定,可能在当时阿拉斯加就已经被英国抢走了。
另外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之后,俄罗斯欠下了大量外债,国内经济捉襟见肘,也急需获得资金来摆脱经济困境。而也差不多在此时,阿拉斯加的海獭种群也出现枯竭,俄罗斯占据阿拉斯加的经济原动力已经不复存在,阿拉斯加短期内无法再为其带来收益。
(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批准出售阿拉斯加的批准书首页)
同时从长期看,上文已经说到到19世纪中叶阿拉斯加的俄罗斯人也只有700左右,而与之相邻的西伯利亚地区也是人烟稀少,所以增加在阿拉斯加的移民对俄罗斯来说完全不可能。但一旦阿拉斯加在未来发现黄金等其它资源,有利可图,俄罗斯绝对不是英国或者美国的对手,到时从英国和美国涌入的淘金客就能把俄罗斯人淹没了。
所以俄罗斯自己也知道俄属美洲殖民地迟早要丢,只是时间早晚和方式的问题。所以与其到时被人抢走,还不如以一种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主动放弃。而这时给美国显然比给英国对俄罗斯更有利,因为当时俄罗斯在全球的战略对手是英国,而不是美国,而且给了美国之后,可以在英国和西伯利亚之间留出一块缓冲区,不至于使西伯利亚直接受到英国的威胁。
(俄美双方签署条约场景)
而从美国的角度看,英国在当时同时也是美国的对手,而且美国曾经长期有将领土扩张至整个北美的野心,买下了阿拉斯加就等于对英国殖民地加拿大形成了合围,有利于其在未来将加拿大也吞并。而且买下阿拉斯加也与美国向亚洲扩张的政策相符,因此双方各取所需,也就一拍即和了。
公元1867年10月18日,美国正式以72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阿拉斯加。这笔钱在现在听起来当然少得可怜,但在当时也不算一个特别小的数字。举个例子来说,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美元和中国银元的比值曾经长期在1:3左右,也就是1美元能换3银元。这样计算720万美元就也相当于2000万银元,相当于1000万两银子。而这笔钱对于当时正面临经济危机的俄罗斯来说也可以暂解燃眉之急了。独立有好处吗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