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总结秦朝失败的经验教训,他知道,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就是皇室衰弱,出现权臣后任人宰割,地方没有诸侯王重兵镇守,就会有刁民生乱。
如果秦始皇分封了,地方上诸侯王重兵镇守,刘邦之徒有可能造反?即使有人造反,诸侯王自己的军队就能解决,但凡诸侯王有军队的朝代,都不可能有刁民造反的,只可能诸侯王造反。
而如果分封了,中央政府里,也会有诸侯王任职,赵高敢杀皇帝?敢把秦始皇的儿子女儿像切菜一样?估计是不敢的。
刘邦的总结的经验就是这个,没有分封,时机不成熟就贸然的采用郡县制,导致土崩瓦解。
刘邦的分析绝对是很有道理的,其他朝代不需要看,只要看看西汉的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汉武帝之前和汉武帝之后,武帝之前,是郡国并行制,诸侯王实力强大,甚至威胁皇权了,但是没有权臣出现,威胁皇帝的除了诸侯王,就是几个太后和周勃了。
而汉武帝之后呢?诸侯王基本被消灭了,没有消灭的,也只是一个大地主而已,看起来很好,诸侯王威胁不了皇权,但是呢?权臣辈出,从霍光到王凤再到王莽,臣子权力大到可以杀皇帝、任意废立皇帝。
汉武帝之前和之后,区别只在于有无诸侯王。
汉武帝之前,周勃发动政变杀了小皇帝,拥立汉文帝,汉文帝就是货真价实的皇帝,马上就能掌握皇宫南北军的军权,问周勃问题,周勃都能吓得汗流浃背。
而汉武帝之后呢?汉昭帝做了十几年傀儡,最后不明不白的死了,霍光拥立刘贺,刘贺也想学习汉文帝夺权,结果呢?霍光一个不高兴,就废了刘贺。
刘贺和汉文帝做法一样,结果不一样,为什么?无他,因为诸侯王的作用。
不可否认,分封诸侯王,诸侯王造反几乎是必然的,显然诸侯王威胁皇权了,但是不分封真的好吗?没有诸侯王的拱卫,皇帝算什么呢?面对权臣,显得势单力薄了。
自己的亲人不可信,外人就真的可信吗?
对于皇帝来说,其他所有人都是提防的对象,没有一个忠臣,但又必须用他们,只能设置有效的制约机制,让他们不得不忠于自己,而诸侯王就是这种制约机制最有效的一环。
在唐宋以前,属于贵族政治时代,皇帝只是最大的股东,而不是老板,大股东势单力薄,面对其他小股东就力不从心了,一旦小股东联合,皇帝就被架空,甚至改朝换代。
而只有分封诸侯王,加强皇室力量,才能压制权臣。
吕雉和武则天有什么区别?他们并没有人品上的高低,之所以吕雉没有篡位,只是因为刘邦分封了,吕雉面对的诸侯王是一块骨头,她啃不动,而武则天面对的是一块肉,他自然毫不客气的吃了。
你这明显是站在上帝视角来看问题。
当时的人经过秦末乱世刚刚新生的王朝,怎么会知道后来会发现藩王之乱的事情。
秦朝到汉初区区十几二十年的时间,距离实行分封制的周朝不远。
秦朝郡县制十几年就亡了,周朝分封制八百年的天下。
这个算数问题汉高祖刘邦虽然起于基层也是还算的吧。
再者经过秦乱世,这么多的人战功卓越,封王是最好的肯定。
那么皇帝的儿子封一个王再正常不过了吧。
皇帝的儿子始终是自家人,异姓王才是威胁这是汉初的情况,所以各个异姓王死了。
汉高祖在世,儿子们虽然身为藩王肯定是不敢动的,但是汉高祖也是人,会死。
他死了就不一样了。
就有“你是爸爸的儿子,我也是爸爸的儿子,凭什么你能做皇帝我不能”的意思。
于是就有战乱。
所以如果藩王是当朝皇帝的子孙们还好说。
到晋朝也是分封制,于是八王之乱,华夏衣冠南渡,近三百年的乱世。
唐宋吸取教训,诸王享爵而不裂土,只有名号。
明代又恢复,结果靖难之役。
所以我们现在是在两千年的历史今天来看当时的事情,自然觉得藩王有很大的威胁。
也许两千年后的未来也会有人在头条(那时候还有吗(≧ω≦))问今天的某项制度有问题怎么我们还是实行呢?
那自然是因为符合现在的政策法规利于当今的发展。
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王朝制度都是在不断的摸索前进,不断的发展的。
现今的也会是一样的。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