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个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作君王。
这是清代诗人郭麐(lín)《南唐杂咏》中的名句。郭麐少负神童之名,因科举不第,29岁转向诗文书画,游学于姚鼐(被称为“清代古文第一人”)门下,坊间对其评价不一。晚辈诗人丁绍仪讥讽道:“郭词亦具荔枝之形,然已在一日变色,二日变味时矣。”
《南唐杂咏》得文坛领袖袁枚推重,为后人所知,该句被认为是对李后主的最准确评价,可惜只有清人才会有此误解。
清代之前,李后主文集尚存。据《宋史》载,共十卷,另集略十卷,诗一卷。明代仍存十卷。至清康熙时全部亡佚,只剩12篇文章(其中3篇疑伪),无法读出李后主的思想脉络。于是,李后主成了“专业词人 亡国之君”。
韩干《照夜白图》,有李煜题字“韩干画照夜白”
李后主在词的发展史上有开拓性贡献。王国维先生说:“词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大,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伟大词人真就做不好君王吗?宋太祖赵匡胤说:“李煜(即李后主)若以作诗工夫治国事,岂为吾虏也?”留下一个千古之谜:李后主如此庸懦无能,宋太宗赵光义又何必毒死他呢?
常见解释有两种:
其一,李煜并非昏君,他对赵家江山仍有威胁。
其二,宋太宗好医,李煜被当成试验品。
二说皆有一定道理。
李后主可能不姓李
南唐开国者李昪(biàn)本是孤儿,被南吴王杨行密收留。后因杨家诸子不容,转由部将徐温抚养,改名徐知诰。
徐温年轻时贩盐为业,后随杨行密起事,虽无战功,亦列为“三十六英雄”之一。杨行密去世后,徐温等起兵,杀杨行密长子,立次子,徐温得以大权独揽,成为权臣。
徐温原想把家业交给长子徐知训,没想到徐知训被部将所杀,只好暂交养子徐知诰(也就是李昪)管理,以待次子徐知询长大后接手。没想到徐温突然病故,李昪趁机崛起,干脆篡夺了南吴的江山。
一开始,李昪建的是齐国,上位三年后,又突然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即南唐,并恢复了自己的“旧姓”。
对于李昪的“自称”,历代不以为然。宋代欧阳修写道:“于此之时,天下大乱,中国之祸,篡弑相寻,而徐氏父子,区区诈力,裴回(意同徘徊)三主。”意思是,“编骗”痕迹过重,所以帝位只传了三代。
僭称唐朝皇室后裔,好处是笼络北方士族,缺点则有二:
首先,杨行密余党、徐温余党深知李昪的底细,皆不服气,所以南唐从成立起,内部便派系林立,南北士族矛盾激化。
其次,南唐不得不继承唐朝的政策,当时列强割据,都渴望得到契丹帮助,南唐与契丹不接壤,彼此都有“远交近攻”的需要,双方也曾联手,可唐朝与契丹是死敌,南唐想装正统,也只好与契丹为敌。
在位十九年 十四年在打仗
李昪虽是篡位者,但英明、节俭、爱民。上位后,群臣建议:“陛下中兴,今北方多难,宜出兵恢复旧疆。”李昪回答说:“吾少长军旅,见兵之为民害深矣,不忍复言。”
在位6年,寝殿烛台竟是马厩中的旧物,且不用蜡烛,只用乌臼子油,“宫砌无新树,宫衣无组绣,宫乐尽尘埃”。南宋陆游称赞他“仁厚恭俭,务在养民,有古贤主之风也”。
李昪立长子李璟为太子,却不喜欢李璟,认为他“聪悟迷惑,阔于听断。故多为左右所沮”。意思是聪明是聪明,但没主见,易被左右欺骗。
李昪一度喜欢小儿子李景逷,一次李昪去李璟的宫殿,见他竟自操琴,大怒。李昪的宠妃、李景逷的母亲种夫人趁机说:“李景逷的才能高于李璟。”当时李景逷才4岁,李昪立刻警觉,命令种夫人出家当尼姑,李景逷从此被冷落。到李昪死,也没封爵。
李昪去世前,曾想传位给四子李景达,李景达有军事才能,当时正在东都(今扬州)驻守,遂密诏让他回来。没想到,医官吴庭绍是李璟的卧底,李璟得到消息,立刻派人半道截获密诏。
李璟得权不正,为缓和矛盾,一方面,提出兄终弟及,表示死后传位给三弟李景遂,并任李景遂为元帅,李景达为副元帅;另一方面,想多立战功,威服手下。李璟在位十九年,十四年在打仗,国力消耗一空。
李璟曾下诏检讨:“曩(nǎng)者兵连闽越,武夫悍将,不喻朕意,务为穷黩,以至父征子饷,上违天意,下夺农时,咎将谁执?在予一人。”
一招就收回主动权
李后主是李璟的第六子,本无上位可能。他一只眼睛天生重瞳,即有两个瞳孔,呈横8字形,属发育异常,但不影响视力。因其罕见,被古人视为帝王之相,仓颉、舜、重耳、项羽等均有。
李后主画像
李璟地位渐稳,立刻抛弃当初诺言,不再想传位给三弟李景遂,准备立长子李弘冀为太子。李弘冀有军事才能,在对后周作战中,曾立殊勋,周世宗柴荣对他颇忌惮,明令李璟不得立其为太子。
因李弘冀与皇太弟李景遂交恶,李弘冀便毒死了李景遂,不久,自己也患病而死。
李后主此前的四个哥哥先后患病去世,李弘冀死后,他反而成了李璟诸子中最长者,成了储君。
李后主在当皇子时,醉心文艺,处处展现自己的道家风范,以掩盖野心。成为太子后,恰逢后周因南唐不肯割地,率大军来攻,19岁的李后主带兵沿江设防,柴荣见李后主布阵严整,大吃一惊,借口“白气贯空”,找术士占卜,认为不吉,便自行退兵了。
此后李后主“监国于建邺(即今南京),临事明允,甚得时誉”。
李后主登基时,南唐是个“烂摊子”。一是连年战争,财政近于崩溃,货币含铜量越来越少,民间私铸的一文钱甚至“置水上不沉”。二是贵族太多,政出多门,行政效率低。
李后主登基后,设置了“澄心堂”,表面看是文艺机构,其实近于清代军机处,选拔有才干的低级别官员办公,暗夺相权。经此一举,南唐再无党争,行政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没迈过大家世族这道坎
为缓解经济压力,李后主接受韩熙载建议,开铸铁钱。铁非贵金属,民间易私铸,引发新一轮经济危机。韩熙载是北方流落到南方的士族,李后主为平衡南北势力,重用了他。韩熙载为人奢侈,华而不实,李后主却始终包容。
李后主天性宽厚,他的七弟李从善曾对李璟污蔑李后主说:“器轻志放,无人君之度。”李后主上位后,不予追究。后来李从善出使宋朝,被宋太祖赵匡胤扣为人质,“后主愈悲思,每凭高远望,泣下沾襟,左右不敢仰视”。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许多评论家认为,这首词便是李后主写给弟弟李从善的。
李后主深知南唐积弱的关键——贵族太多,土地兼并严重,所以他支持“潘佑变法”。潘佑是当时名臣,提出“请复井田之法,深抑兼并”,即国家强制平均地权。“潘佑变法”对宋代“王安石变法”产生了直接影响,但南唐土地大多被世家大族掌控,他们联手诋毁变法,李后主被蒙蔽,下令处死潘佑,虽然李后主很快意识到潘佑之忠,致以哀荣,但变法从此不了了之。
李后主延续南唐国祚达15年。在强大的宋朝面前,李后主“虽外示畏服,修藩臣之礼,而内实缮甲募兵,潜为备战”,最后一战坚持了一年多。欧阳修说李后主“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不过是赵匡胤、赵光义制造出来的负面说法。
降王无人能善终
如果李后主只会写诗、不会治国,赵匡胤、赵光义不会对他如此忌惮。
李后主被俘后,“旦夕以泪洗面”,因赵光义多次凌辱小周后。此事见于龙衮《江南录》,该书已亡,但宋代学者王銍在《默记》中有引用,即:“李国主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每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后主)多宛转避之。”
赵匡胤、赵光义夺取投降者的妃子几成惯例,比如后蜀末代皇帝孟昶的贵妃花蕊夫人,便被赵匡胤收入内宫。花蕊夫人不忘故国,常悬挂孟昶像祭祀,赵匡胤问,就骗他说:“这是宜子之神。”
据明代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记,他曾亲见宋人所绘图画,记录了赵光义的恶行,上面还有元代诗人题诗,意思是难怪宋朝后来会遭遇靖康之耻,纯属活该。
赵光义画像
赵匡胤、赵光义不敢马上杀掉他,因李后主旧部尚盘踞江南,并未臣服。直到3年后,江南诸军被各个击破,对宋朝来说,李后主也就没有活下去的价值了。
赵匡胤、赵光义为人刻薄,降王无人能善终。后蜀皇帝孟昶到京后,7天便死,连主动献国的钱俶,也在六十大寿时,与朝廷贺寿使者宴饮,第二天便暴死了。
杀李后主早在计划中,让人好奇的是,为什么要用牵机药。
牵机药即马钱子,又名番木鳖,印度、缅甸、爪哇、越南皆有,我国云南亦产,但直到明代,依然只有进口,在云南发现,是后来的事。
早知道了500年?
西方人对马钱子的毒性认识较早。古希腊有位国王,名为米特里达梯六世,每天吃少量马钱子,抗毒功力精进,以致想杀谁,就和他共饮一壶含马钱子的酒,对方身亡,他仍谈笑风生。后来王国被敌国所破,全家服毒自尽,国王却怎么也毒不死,只好忍受刀剑之苦。
马钱子可提高神经兴奋度,中毒者全身抽搐,头与脚相接而死,近似牵机,故称为牵机药。
奇怪的是,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却认为马钱子无毒,并称它产自“回回国”(即西域),今学者认为可能是误将马钱藤当成马钱子了,但当时也有医书称马钱子“微毒”,可见,明人对马钱子的认识还不太深入。通过朝贡贸易,爪哇大量向明朝倾销马钱子,国人才对它熟悉起来,医书也称它是“大毒”了。
那么,明人尚不知马钱子之毒,远在宋朝的赵光义为何知道?
这与赵光义的爱好有关,他喜欢研究医药,戎马倥偬,却收集上千个药方。不仅有治病的药方,也有杀人的药方。据学者费振钟钩沉,一百多年后,宋徽宗在宫中,还发现了一座毒药库。杀死李后主的牵机药,是赵光义亲自配制的,显然,李后主成了他实验用的小白鼠。而史料再次提到马钱子时,已是500年后。
赵光义曾组织专业医家,经14年编纂,推出《太平圣惠方》,是我国现存的、公元10世纪以前的最大官修方书。赵光义亲自作序,称医药的作用是:“上从天意,下契群情。罔惮焦劳,以从人欲。”
赵光义倒是没好意思把牵机药方也放入其中。(责编:沈沣)
来源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蔡辉
编辑:姜宝君
流程编辑 吴越
南唐后主李煜,才高八斗,为何会被宋太宗毒死?
因为当时李煜的旧臣徐铉去探望过李煜,李煜当时对徐璇说自己不该错杀抗宋大将,导致宋太宗以为李煜还有复国的念头。所以宋太宗才会痛下杀手,将李煜毒死斩草除根以儆效尤。宋太宗赵光义是诸多宋朝皇帝中,在后人心中印象最不好的一位皇帝了,因为他做的事情毫无人性,杀兄篡夺皇位流放自己的骨肉兄弟,还将骨肉兄弟的儿子们也一样斩杀干净。
李煜是南唐后主,他是李瑾的第6个儿子。李煜本无心争夺南唐后主之位,但是无奈李煜前面的哥哥们都死了,所以他不得不当上这个皇帝。其实李煜继位的时候已经不能称自己为皇帝了,因为当时李煜的父亲李瑾,因为害怕后周的势力,主动将自己皇帝的尊号撤除,称自己为江南的国主。但是后来后周的灭亡使得李煜又可以自称皇帝,所以他自称皇帝活了几年。
后来宋太祖赵匡胤将后周废除,直接建立宋朝。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南唐后主李煜立刻效仿自己的父亲李瑾,将自己的身份由皇帝降为江南国主,想以此来讨好宋朝,并且称宋朝才是正宗的天命。宋太祖赵匡胤可能是看着李煜的诚心十足,所以也没有杀他,只是将他从金陵城中带出,降为违命候。
其实起初宋太祖赵匡胤对南唐后主李煜也算是宽容,因为他只是把他圈禁,还给他了一个闲散的官位当。但是等到赵匡胤死后,宋太宗就没有这么好说话了,据说李煜的旧臣徐璇,是奉宋太宗之命去看望李煜的,而李煜说自己后悔斩杀了抗宋大将时,也只有徐璇一个人听到。而且旧时君臣见面难免不会回想当初,所以李煜说后悔杀抗宋大将也并非就一定是指他有反叛之心。总而言之,宋太宗已经有杀李煜之心,就不愁没有理由。
南唐后主李煜离奇去世之谜,为何有人说被毒死?
因为一本名叫《默记》的宋代史书中详细记载了李煜被宋太宗赐牵机药毒死的前因后果,所以才会出现李煜被毒杀这一说法。五代十国时期大小政权更迭不休,其中一个名叫李昪的人在江南一带建立了一个南唐政权。然而这个政权就只传递了三代便宣告结束,其中最后一任君王便是唐后主李煜。
李煜年少时为躲避太子兄长的猜忌而一心沉迷于诗画典籍,不过问任何政事。后来这位太子病逝,朝中有大臣向君王建议立七皇子李从善为太子,但是君王并未同意而是将李煜封为吴王。虽然名义上是吴王,但是李煜却拥有参与政事商讨以及入主东宫的资格。后来南唐迁都,李煜也是以太子监国的身份留守原都城。待他父皇去世之后,李煜接任皇位并遣使前往北宋上表南唐朝政变更。
李煜登基之后政绩表现并不算特别出色,就在他在位的第十年宋太祖发兵攻打后汉。后汉被灭之后李煜唯恐后唐会成为宋太祖的下一个目标,因而甚是惊恐。为了自保,李煜自降身份策成为“江南国主”,并派出李从善前往北宋朝贡。结果李从善就此被扣留在北宋,李煜也因此更加寝食难安。几年之后宋太祖果真出兵攻打南唐,南唐因实力不敌而灭亡,李煜则在投降之后被俘虏至北宋。
据《默记》记载,李煜在被带回北宋京师之后对亡国一事始终耿耿于怀,还常常因此久坐不语。宋太宗见他如此作为,知他并未臣服于北宋的统治,所以感到非常不悦。后来李煜过42岁生辰的时候因怀念故土作了《虞美人》并让人吟唱。宋太祖听闻之后更是恼怒,于是就差人送去了牵机药,李煜也就这样结束了一生。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