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副主任 李侗曾
8月31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布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较前一年缩短近1岁,为76.1岁。这是该项数据连续第二年下降,报告分析称新冠疫情是首要原因。2019~2021年,美国总体人均预期寿命下降了2.7岁。其中,男性人均预期寿命缩短了3.1岁,降至73.2岁;女性人均预期寿命缩短了2.3岁,降至79.1岁。
新冠后遗症影响美国1600万人
不仅如此,新冠后遗症还可能长期困扰人体,导致社会劳动力丧失。美国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前不久发表了关于新冠后遗症对社会影响的报告。报告称,18~65岁的美国人群中,大约有1600万人患有被称为“长新冠”(Long Covid,指持续数月的后遗症,包括气喘、疲劳、认知损害)的新冠后遗症,受后遗症影响,离开工作的人有200万~400万人,美国的劳动力因此减少了约1.8%。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收集的数据,14.8%的美国成年人表示,他们在某个时间点已经感染了病毒。女性患此病的可能性明显更大,有18.2%呈阳性,而男性只有11.3%。其中,以40~49岁年龄段人群为主,其次是30~39岁和50~59岁人群,也有可能经历这些症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李侗曾对“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一般来说,患者的年龄越大、病情越重,发生新冠后遗症的几率越高,持续时间越长。但多数后遗症会随着时间逐渐缓解,且感染程度越轻,完全康复的可能性大。我国学者在今年6月曾在《柳叶刀·呼吸医学》上发表研究发现,曾因新冠住院治疗的患者出院2年后,55%的人仍被后遗症困扰,包括疲劳、乏力、呼吸困难和睡眠困难。
新冠后遗症,远比你想象得多
1.肺部——导致肺纤维化
呼吸系统是新冠病毒的重点攻击对象,以气促、胸闷等呼吸症状为主的后遗症并不少见。重症、住院患者出院后更易出现呼吸相关后遗症,甚至因肺部修复过度出现瘢痕,留下无法逆转的肺纤维化,造成气体交换能力下降。
2.大脑——引发大脑萎缩
新冠病毒还会杀死脑细胞。《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的研究表明,感染新冠后,患者平均出现“脑雾”(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等现象)的时间长达8个月,近1/4的人存在记忆问题。牛津大学发表的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造成大脑体积平均萎缩0.2%~2%,相当于提前老了1~10岁,还伴随嗅觉皮层部分受损、皮层厚度下降,引发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嗅觉味觉丧失等,即使是轻症患者也不例外。
3.心脏——导致心悸胸痛
新冠病毒在体内引发的“免疫风暴”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形成瘢痕,导致心肌纤维化,诱发心律失常、心动过速,甚至心脏疾病。发表在美国《自然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英国2020年5月~2022年3月的住院患者中,1/8的人后来诊断出心肌炎。新冠康复者中,两年后仍有心悸、胸痛症状的人分别占11%、7%,远超非感染者。
4.肾脏——损伤肾功能
肾脏是新冠病毒攻击的靶器官之一。《美国肾病学会临床期刊》刊发的研究发现,感染新冠病毒后,32%的住院患者出现了急性肾损伤,出院时近一半的人肾功能未能完全恢复,甚至可能持续下降;感染6个月内,患肾脏病的风险增加35%,机能衰退的风险高25%。
5.肝脏——诱发肝损伤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收集了近80万儿童感染者的数据后发现,相比其他呼吸道疾病患儿,10岁以下儿童感染新冠后,肝损伤风险高出2倍以上。近期,多国儿童出现的不明原因严重急性肝炎或与新冠病毒引发的超级抗原相关。
6.循环系统——导致血栓或出血
新冠肺炎是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和出血的危险因素。一项对100万余名感染者的调查发现,感染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最多可增加5倍,肺栓塞风险增加33倍,一般出血事件风险可增加近2倍。即使是轻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也增加了3倍,肺栓塞风险增加了7倍。
7.性能力——勃起功能障碍
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表明,感染新冠病毒的成年男性中,约5%出现睾丸和阴茎体积减小,15%的人反映出现勃起功能障碍。
8.内分泌——增加糖尿病风险
《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刊发的研究显示,新冠康复者的糖尿病患病风险比未感染者高出40%;如果存在肥胖、代谢综合征等风险因素,新冠病毒可加速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9.其他困扰
如脱发、皮疹、睡眠障碍等,此外有近1/3的人在感染半年内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英国《自然》杂志中的一项研究发现,新冠后遗症已达到50余种。但就目前来看,新冠病毒对人体的伤害可能大于已知结果,后遗症或许远非这个数字。
“动态清零”仍是最优选择
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新冠后遗症的问题。早在2020年武汉疫情暴发后,我国就针对新冠后遗症开设了“新冠康复门诊”,随着新冠疫情在国内很多城市暴发,更多的新冠康复门诊出现。比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自4月中旬开设线上新冠康复门诊后,就诊患者已达百余人,几乎每个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
“‘长新冠’很可能会成为长期困扰人们的问题,需要引起注意。”李侗曾表示,虽然现在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在下降,后遗症风险也有所降低,但随着病毒传播速度不断加快,针对不同人群的致病能力、可导致的后遗症等,都需要足够数据来确认。
在与新冠病毒对抗的两年多时间里,有不少国家放弃了“清零”政策,选择走“群体免疫路线”,逐步放宽防疫措施,“与病毒共存”。目前全球疫情仍居高位,“动态清零”政策仍是最优选择,尤其是对我国基数庞大的老年人、基础疾病人群、儿童来说,一旦放松管控,可能会面临大规模的人群感染,出现大量重症、死亡病例及巨大的康复需求,以致医疗资源难以应对。
英国国家统计局前不久曾发布公告称,感染后补种新冠疫苗可将长期新冠综合征发生率降低8.8%。因此,每个人一定要严格遵守防疫政策,戴口罩、勤洗手,全程接种疫苗,这些措施都可以将感染新冠的风险降低。▲(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董长喜)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