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因连续亏损而被深交所发函“灵魂拷问”的众信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信旅游”)终于在5月6日给出了官方答复,并就问询函关注的营收业绩连续下滑、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不确定性、是否存在到期无法兑付债券本息风险等情况做出了说明。
闻旅注意到,就在众信旅游给出答复的同一天,另一家头部旅行社企业凯撒同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撒旅业”)也因被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而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代码前戴上了“ST”的帽子。
值得关注的是,在凯撒旅业相关审计报告中特别提到,受疫情影响,近两年凯撒旅业累计亏损13.88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金额超过流动资产合计金额10.96亿元。因此存在可能导致对凯撒旅业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
也就是说,不到一个月时间两大龙头出境游旅行社先后都因经营问题而被股市监管机构注意,旅行社行业生存举步维艰的状态已经被摆在了“明面”上,无生意可做,没钱可赚,亏到无法再“低调”,这种境况如何破?业者们难免再次焦虑起来。
众信旅游回复公告回答了哪些关键问题?时间回到4月15日,众信旅游收到深交所问询,透露出的几个核心问题是其“营收持续下滑”、“主营业务惨淡”以及“现金流吃紧”,要求众信旅游做详细的说明。
5月6日,众信旅游终于对此做出了回复。
首先,众信旅游解释了疫情影响下的旅游市场大环境对于业务的影响,2020年1月24日起停止国内旅游团组发团,于2020年1月27日起停止出境旅游团组发团,公司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 酒店”旅游产品,后续国内疫情好转,跨省游恢复,但全国常有零星疫情发生,旅游活动时断时续,而出境游更是一直没有恢复,导致公司自2020年、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均出现大幅下降。
为证明旅行社行业整体处于艰难状态下,众信旅游给出了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
由图表可看出,截止到2021年末,众信旅游的旅游服务还不是收入最少的,中青旅5.04亿元收入、凯撒旅业3.53亿元收入,均少于众信旅游。
而在横向对比同业旅游服务收入之外,众信旅游也给出了自己2020-2021年度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变化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其2020年度亏损较为严重,主要原因为:
1、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导致公司全年业务收入大幅下降;
2、出境游产品因疫情原因取消,公司承担了较大的机票、酒店等损失,导致 2020 年毛利率出现负值;
3、行业下游客户同样遭受疫情影响,导致公司债权回收期延长,公司根据相关会计政策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
4、公司历史产生商誉的投资项目全部为旅游行业相关公司,2020年度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7.23亿元。而这里提及的投资项目,主要为竹园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与上海悠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回复公告中,众信旅游表示国际旅游市场正在好转,公司将继续调整和优化业务布局、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缩减开支,增效降费;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偿债能力;与阿里寻求进一步合作的机会,加强业务与资本协同,在外部环境持续向好以及公司自身的不断努力下,管理层认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营业收入继续下滑的风险较小。
经营性风险以外,问询函还特别提到了众信旅游现金流问题。截至2021年底,众信旅游公司资产负债率达95.31%,其中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银行借款、应付债券以及其他应付款共计18亿元,已经远超公司货币资金余额。“是否存在短期偿债压力,是否存在债务违约风险及拟采取的应对措施”也是外界对于众信旅游此次回复内容的重点关注所在。
根据众信旅游回复公告内容,虽然报告期末公司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流动负债合计约19亿元,但从货币资金、债务的到期情况及资金收支安排来看,公司短期偿债压力较小。
而众信旅游未来的资金来源也是多元的,包括了从销售端获取现金流入、减持已回购股份(截止2022年3月,已减持股份550.00万股,已经回笼资金0.41亿元,尚未减持1,650.8万股,按历史减持均价预计剩余部分可回笼资金1.2 亿元)、加强应收款项的催收力度以及加快推进类金融板块资产处置的后续进度等。
被戴帽的凯撒旅业又发生了什么?就在众信旅游给出回复公告的前一天,还有股民在股票平台询问其已连续两年亏损,并且今年一季度表现也不好,是否有ST风险,而众信旅游信心十足的表示,按照现行退市规则,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情况下连续亏损不会导致ST,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因此不存在ST风险。
事实证明,被问询的众信旅游确实没有“戴帽”,而是另一家龙头出境游企业,差点“吞并”了众信旅游的凯撒旅业,被风险警示“ST”了。
不过通过凯撒旅业发布的《关于股票交易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暨停复牌公告》内容可知,凯撒旅业的这次戴帽与经营业务不存在直接关系,而是因为其聘请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其2021年度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审计,被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
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第9.8.1条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一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或者鉴证报告,其股票交易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凯撒旅业因此才被“ST”。
至于为什么会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凯撒旅业在公告中解释,主要是公司部分对外投资事项未按照《公司对外投资管理制度》实施、对投资标的调查研究不够,以及对市场环境变化缺乏谨慎判断、与部分供应商存在超过正常业务规模的资金往来,从而导致列报和披露可能不准确的情形。
这件对外投资事件,具体就是凯撒旅业2021年度投资海南微凯创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4900万元,占标的公司49%的股权,但截至报告出具日,其聘请的事务所未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获知上述4900万元的资金使用情况,且除附注中已披露的关联关系及交易外,事务所无法识别是否存在其他关联关系。
不过在这起不确定的投资事件之外,审计报告中还特别提到了凯撒旅业受疫情影响近两年累计亏损13.88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金额超过流动资产合计金额10.96亿元。上述事项,表明存在可能导致对凯撒旅业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
而对于上述风险的整改,凯撒旅业在公告中表示,2022年公司将继续完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提升内控管理水平,加强对子公司内部控制监督管理,跟踪本年度存在的缺陷整改情况,通过对各类风险事项过程控制,加强内部监督职能,有效防范各类风险,促进公司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不过其回复整改情况的内容中也透露出无奈:“奈何2021年下半年疫情止水重波,反反复复,各地疫情流动爆发,致使国内旅游业务恢复及拓展均不达预期,整体经营压力并未改善,因此公司未能实现投资盈利及控制成本的效果。”
“大船”行且难,“小舟”又如何能自我保全事实上,疫情之下,营收连续下滑、如何改善持续经营能力是许多旅行社企业正在面临的困境。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仅2021年我国就有19541家旅行社企业注销。
而作为疫情前出境游旅行社龙头企业的众信旅游和凯撒旅业,面对主营业务基本“全废”的情况,并没有就此“躺平”,也在积极自救,寻找破局之路,甚至还尝试“抱团取暖”。
2021年6月,凯撒旅业宣布并购众信旅游,拟通过向众信旅游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后者股份,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消息公布后旅游市场与资本市场同时高度关注,并认为一旦合并成功,旅行社市场格局将会就此改写,凯撒旅业也将成为该领域的“托拉斯”。
然而,因为复杂的股东关系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凯撒旅业与众信旅游的这场“世纪婚礼”并没能如愿举行,合并案最终“告吹”。但对于彼时两家股票还是带来了一定的拉升成效。
抱团计划失败后,凯撒旅业调整战略,将重心转移到国内市场,加大国内游投入,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5000多条国内旅游线路。但是从营收结构来看,2021年凯撒旅业的旅游收入为3.54亿元,仍有65.99%的跌幅,转移到国内市场对其业绩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其最新数据显示,旅游业务占凯撒旅业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已经下滑至37.61%,一半都不到。
而众信旅游在与凯撒旅业合并失败后,选择再次投入阿里的“怀抱”。2021年12月8日,众信旅游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4.41元/股价格受让约6%的股份,总价款2.41亿元。除此之外,众信旅游也积极布局国内游市场,加大业务转型,尝试进军免税赛道和直播领域。比如2022年众信旅游先后与中免集团、王府井免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6月众信旅游投资创建的MCN机构“众信方舟”正式投入运营,试水直播带货。
总之,就是在不放弃旅游产品的前提下,做尽了各种有赚钱可能的尝试,但从结果来看,收效甚微, 因为“远水”终究难解“近火”,有业内人士表示,疫情对旅行社的冲击是“毁灭性”的,如果疫情一直保持当下的严重趋势,旅行社再怎么努力发展“副业”,短期内破局或难以实现。
这一点在2022年表现地尤为明显,“清明”“五一”小长假本是上半年带动旅游市场的关键有利节点,但是由于疫情的反复以及多地实施熔断政策,清明小长假冷清不少,五一假期更是“惨淡”,旅游企业痛失两个“黄金周”。
据数据显示,今年清明节3天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541.9万人次,同比减少26.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7.8亿元,同比减少30.9%。而“五一”的5天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同比减少30.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66.8%;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减少42.9%,仅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44.0%。
很快,就要再次迎来2022年上半年的最后一个小长假端午节,就目前全国疫情防控的“焦灼”程度而言,是否能迎来久违的假期出游,仍未可知。
封面及部分配图源于摄图网。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