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4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最近,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再次引起广泛关注。这是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
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考古需要哪些不同学科的介入?科技考古是什么?哪些科技手段可以帮助考古?考古的目的又是什么?
考古不仅仅是考古学家的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想介绍,2002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立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秉持着“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的理念,围绕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间的遗址实施重点挖掘,并对遗址周边的聚落展开大规模考古调查。考古调查、考古发掘和考古研究工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
考古学是一门利用实物遗存来研究古代社会与文化的历史学科。作为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实物遗存的种类以及形态包罗万象,有房屋、道路、城墙、墓穴、渠沟等各类遗迹,还有陶瓷、玻璃、玉石、金属等各种手工制品。既有肉眼可以看见的人和动物的残骸,也有仅凭人眼无法观察到的各类元素分子等残留物。考古时,不仅需要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去往一线获取遗物,在发掘过程中还需要对各类遗存开展科学高效的收集整理,完成信息提取以及价值挖掘等研究工作。
因此,在考古工作中,研究者需要借助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例如,若在一个遗址内发现了动物残骸,研究者们就需要利用动物生物学来判断残骸的种类,以确定当时人类饲养了哪些家畜,有哪些肉类食物来源。若是发现了大量植物种子,就要通过植物生物学分析植物的种类,了解当时人类的主食来源以及劳作水平,并进一步推测当时的社会形态。
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帮助考古学家获得了仅通过田野考古难以发现的证据。
考古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加“高大上”
李想认为,考古学是一门带有遗憾的学科。研究者所得出的结论虽是基于合理的判断和推理之上,但无法百分百还原古人的社会状况,只能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尽可能展示古人的生活情况。科技考古是当下考古工作的重要手段。
科技考古是依据考古学的研究思路,借用自然科学相关的方法和技术,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取样、鉴定、分析、检测、定量统计等,利用现代科技分析古代遗存,获取肉眼难以捕捉的潜在信息。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环境考古等都属于科技考古。
科技考古包含两大类技术。一是探测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航空摄影技术、物探技术等。探测技术有助于考古工作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从宏观角度对遗址进行观察和分析,在勘探时更加有的放矢,避免遗漏重要信息。第二类技术是分析技术,包括影像分析技术、X光照技术、中子成像技术、显微分析技术等。
在研究良渚遗址时,研究者通过科技考古论证了良渚城市群防洪体系的建造时间,并且通过碳十四鉴定,将良渚古城的绝对年代上限推至距今5300年左右。还借助环境考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以及人骨考古等手段,实证了良渚地区拥有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控制网络和统治文明。
我国近些年非常注重科技考古,各个实验室相继购置了先进仪器,获得的数据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在某些领域已经领先国际。
考古不为文物?那是为了什么?
历史的长河中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人类去探索,人类对于自身从原始社会发展至今的过程并不完全了解。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一哲学问题始终困扰着全人类。
李想表示,考古学家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让现代人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了解人类是如何起源的,人类社会是如何发展的,人类文明是如何演化的。“只有当我们知道从哪里来,才可能更好地知道我们未来的方向是什么。”李想表示,这也是考古工作者们常说的话。
世人多关注精美文物,但文物对于考古学家来说可能只是副产品,考古工作者的目标不是古代艺术品本身,而是埋藏在文物背后关于人类起源这一根本性问题的答案。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参观精美文物,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陶冶情操,获得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李想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关注考古工作,自觉保护文物以及遗址,去博物馆参观了解文物同样是在传播中华文明,为考古工作出力。
监制:白中华
记者:富赜 杨扬
编辑:潘雨薇 杨冉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