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玛雅文明:墨西哥奇琴伊察遗址(图源:东方IC)
>>作为考古学专业的经典畅销教材,《考古学与史前文明》完整而系统地阐述了考古学科的方方面面:从19世纪带有浪漫传奇色彩的探险者及盗墓贼的故事,到如今的专业考古学科——基础理论、实践技术、数据分析、遗址保护,以及如何成为一名考古工作者……
今年高考出榜后,湖南一位高分考生填报志愿时,选择了考古专业,一时成为坊间热议话题。一名寒门女生投身于一个“钱途”有限的学科是否明智,让广大吃瓜群众操碎了心。类似状况还有屡次仅有一名学生毕业的北大古生物专业。
说起考古专业,一般人总是了解太少,想像太多。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大仇深,就是《印第安纳·琼斯》《古墓丽影》式的浪漫主义,再不然就是法老诅咒之类的怪力乱神。作为一本普及读物,新近翻译出版的《考古学与史前文明》,读者不妨一看。它介绍了关于考古学的入门知识,从作者亲历的重要发掘案例,到基本的专业规范,其最大长处是在写作方面,文风清晰,并尽量避免冷僻的术语。
非专业读者进入考古世界的抓手
考古是个外来词,希腊语字面意思,大略就是对于古代的研究。研究对象包括人的历史,以及更早远的史前时期,但不像古人类学那样,主要研究远古人的化石遗迹。它关注的是古代物质文明的状况,因而需要挖掘分析过去的器物、建筑之类,此外也有生物体的遗存,比如古人的尸骸,不论帝王将相还是祭祀用的牺牲。这些都反映了历史上的人类活动。
考古不同于传统史学,在于其强调“文献不足征”的那部分历史,需要通过古代的器物,补证史籍文字的阙遗。西方人对古物的兴趣,产生于中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学者已经开始对古罗马遗迹进行有系统的研究。到了18世纪,对庞培废墟的大规模发掘研究已经开始。这种工作逐渐扩展到希腊、中东,甚至更遥远的殖民地。结果之一,就是从伦敦、柏林,到巴黎、纽约的各大博物馆中,归属权有争议的文物越来越多。
作为非专业读者,进入考古学世界,需要一定的带入感。对于作者本人,这个抓手是回忆希腊的一个春日傍晚,他坐在夕阳下的埃皮达鲁斯圆形露天剧场,一群德国游客聚集在导游四周,听他在剧场中央朗诵欧里庇得斯的《伊翁》里的一个片段。这处古迹为今人穿越到古典时代,开启了一道实物的门户。
笔者的类似经历,是在雅典卫不远的酒神剧场废墟。也是一个傍晚,当地一个业余剧团,正在演出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也是古代希腊的经典剧目,但比欧里庇德斯略早,较之古风时代的悲剧,更多强调人物心理活动,虽然故事线不像后者那样曲折奇巧。那些演员所戴的面具,就像日本能剧所用的一般轻薄,不再像当年的原物那样厚重。婆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就是修昔底德记述的那场希腊霸权争夺战——雅典走向衰落,公众的审美口味也由崇尚雄浑,转向鼓励雕琢。从此也能看出,古人逐新求变的欲望不亚于我们。
提及这个细节,是因为费根在这本书中,谈到很多非西方社会的人的实践观念。他们生活在一个不变的世界,对他们来说,时间基本上只存在晚近和远古两个范畴,就像他例举的澳大利亚昆士兰东北部地的土著居民。很长时间里,中国人同样习惯于把时间划分为古和今,而且那个“古”往往意味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存在。作为北京人,笔者记事开始就在颐和园一类古迹,消磨过不少时间。直到有一天想起一个问题,就是那座园子建成的时候,达尔文、梵高这些代表现代文化的人物,都已经是死人了。
由此悟出一个浅显的道理——我们所奉正朔,来自一个借来的时间。现代考古学要做的,首先是要把以往发生的一切,纳入到那个时间坐标当中,即便其地理位置与伦敦、柏林相隔万里。只是这个“世界”不再以欧洲为中心,而是根据人类的共同起源,构建出一条新的故事线。作者引用已故哈佛大学古生物学家斯蒂芬·J.古尔德的话说:“我们均由非洲人种的同一个分支进化而来的。”
早在19世纪中叶,达尔文就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这一假说:人类起源于非洲,因为那里有着种类最为多样化的类人猿。他的这一大胆设想,已被当代DNA技术所证实,即我们的直系祖先智人从发源地非洲向外迁徙。之后的体征、文化等差异,则是重新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包括宗教信仰、生产及生活方式,乃至艺术表达。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使得明显具有差异性的人群再次遭遇,也导致了现代种族主义和仇外情绪的出现。考古学历史上的黑暗一页,便由此而来。
正如福柯主义者老生常谈式所强调的,客观中立从来不是知识的属性,它是社会、文化、制度等外部因素塑造的结果。费根告诉读者,考古学作为一个知识体系,如何被政治操控,依照某些集团利益的尺度和目的,描绘并解读历史。纳粹德国曾利用考古学佐证雅利安人种优越论,便是其中最为恶名昭著的一例。自从现代民族国家全面兴起,制造民族神话便成为一门显学。
正面的例子当然也有——《考古学与史前文明》开篇处,讲到考古学家在玻利维亚高原,把久已失传的培育技术,传授给当地种植马铃薯的农民。这种方法通过挖筑灌溉水渠,在昼夜温差巨大的干燥山区,形成相对暖湿的气层,让台地上的作物芽苗免受冻害。该技术的发明者,是安第斯山区的古代原住民。他们细致观察其生存的环境,并有效加以利用,证明农业产业化并不是解决食品供应的唯一途径。
超越传统视野展示世界的多样性
本书的篇目编排也自有一套排序规则,就像一些大型游乐场的观览线路,合乎逻辑地引导读者领略考古世界。
首先是如何发现值得研究的遗址。自历史进入近代,随着人们对于古物的持续发掘,那些显而易见的地标性存在,例如埃及或是墨西哥及中美洲的金字塔,极少还有遗漏在专家的视野之外。20世纪以来的重大发现,经常具有偶然性。埃及法老陵墓聚集的国王谷,或是法国南方的拉斯科绘满冰河期兽群的岩洞,都是因此而被赋予了浓厚的传奇色彩。更多发现还是来自有目的、有计划的勘察。德国人施里曼挖掘特洛伊遗址,就是著名的一例。古代文明的新奇观,秦陵外围墓坑的大批兵马俑,更是为此添加了注脚。
接下来谈到工业化造成文物古迹的破坏,包括相关的保护性发掘,但其实事情还有另一面。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考古,比如古生物学这类与地质关联密切的学科,也是一样。要不是比利时的贝尼萨尔煤矿挖到禽龙化石群,伦敦水晶宫外的搞笑复原,还会被当成真相;巴伐利亚索伦霍芬采石场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告诉人们爬行动物和鸟类之间,存在过进化史上的过渡形态。
费根对新技术的使用,态度相当积极。他在书中介绍了卫星遥感、谷歌地球、红外成像,这些当代考古学家经常使用的辅助手段。作为一种时刻要与时间因素打交道的学科,年代测定更是重中之重。除了介绍各种测定方法,《考古学与史前文明》中涉及到很多内容,可以为我们一些过时甚至错误的认识,提供必要的补正。仅以笔者为例,不论早年的中学课本,还是从巴黎到纽约的各大博物馆,世界古代史叙事线都是从苏美尔、埃及文明讲起,继之以亚述、波斯、希腊、罗马。而费根为读者提供了超越传统的视野,书中对于美洲古文明着墨颇重,展示出世界的多样性。
作者在这些文化差异的解说当中,会不时穿插一些具体的事件,圈外人很难探知的那种。比如20多年前,作者的英国同行麦克尼什在墨西哥一处遗迹,挖掘出大量的古玉米样本。这些都是人工种植的产物,只是穗轴远比今天的品种短小,反映出两千多年前的培育水平。随后发现的考古证据显示,五千年前的中美洲原住民已经把野生大刍草驯化成玉米。
同样对笔者来说,人类进入铁器时代的历史超过3000年,就是全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铁器在地中海世界取代青铜,完全是一起意外事件。当时冶炼青铜的锡矿,主要出产于两河流域。由于赫梯帝国崩溃,该地区失去帝国武力威慑下的和平,随之而来的动乱导致锡矿贸易中断,熔点较低、更易提炼的铁成为替代品,影响波及到北面的欧洲……这就顺理成章引入了书中关于国际贸易如何起源的话题。
有关人类早期贸易的考察,占据了书中不少篇幅。上世纪80年代,土耳其南岸乌鲁布伦附近发现一艘古沉船。这个有名的水下考古案例,便折射出早期国际贸易的多重光谱——那起触礁造成的海难,发生在公元前14世纪。当时这艘货船正从地中海由东向西航行,装载的货物包括数吨铜锭、锡锭,还有橄榄、树脂和玻璃制品。除此之外,还有产地远在波罗的海沿岸的琥珀,以及非洲的乌木和象牙。不仅如此,沉船上甚至还有产于新月地带、埃及和迈锡尼的金属兵器,甚至铸造成动物形状的砝码。从这些物品可以断定,当年这艘古船一定是在地中海东部穿梭往返,把若干不同语言、文化的国族,联系到一个共同的世界体系当中——回到了前文所说,仿佛成了一个集中隐喻:以往发生的一切,就这样在时间坐标轴中又一次融合了。
《考古学与史前文明:寻找失落的世界》
[美]布赖恩·费根著
袁 媛译
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史前史启示录
陈胜前/文
考古学与史前史
距今1000万至500万年之间人类与黑猩猩分开,距今300万年前后出现众多不同的人类演化分支,距今200万年前人类已经扩散到亚洲,距今7万年前非洲出现最早的艺术品,距今1万年前后西亚与中国史前农业起源,距今5000多年前古埃及开始修建金字塔……如今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知识。然而,在近代考古学兴起之前,红衣主教乌舍尔经过精心研究,把人类 历史 定格在公元前4004年,那一年上帝创造了人类。对中国古人而言,人之由来还是与神话联系在一起,《易经·系辞下》上描述的 历史 已经是农业起源以来的事。从这个角度说,没有考古学就没有人类的史前史。
近读布莱恩·费根(BrianFagan)的《考古学与史前文明》,该书全面梳理了考古学与史前史的关系,让我们看到考古学在揭示人类史前史上的贡献。作为一名考古学者,平时总是痛苦于考古学能力的不足或是考古材料的匮乏。然而,回顾一下考古学曾经取得的进步,又不能不油然而生几分自豪感。假如真的没有考古学的话,那么我们要摆脱宗教、神话的约束,就会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整个人类的思想革命、 社会 革命、科学革命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很可能会停滞。考古学这门平时看起来属于茶余饭后闲谈的学问,这门属于荷尔蒙、力比多过剩的学问,其实是人类知识的根基,没有它,许多思想将无以立足。
人类如何演化
费根是知名的考古学教材编写者,极受欢迎。他所写的《世界史前史》已经更新了十几版。他驾轻就熟,把演化的主线、经典的发现以及他个人的体会编织在一起,既清晰明了又丰富多彩。作为读者,纵览人类600余万年的 历史 ,囊括全球的发现与研究,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们是不是有点像上帝一般,悄然地掌握了种种变化背后的秘密?
对于考古学家而言,解释人类如何演化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至今也没有完善的方案。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属于灵长目狭鼻猴亚目人猿超科……生物学家给了人类在自然界中一个明确的位置,并且建立了人类演化的基本原理,那就是进化论。人是进化的产物。但是人类的进化同其余所有物种不同的是,人类有 科技 知识与手段,我们可以移山填海,可以登月探星;人类有极为复杂的 社会 组织,有国家、公司、军队;人类还有宗教、思想、精神生活。所有这些在其他物种中都没有看到,我们称之为“文化”。人主要通过文化来解决生存的问题,而不是像其他物种一样依赖生理上的改变。对于早期人类而言,体质上演化是显而易见的,直至距今20万年左右解剖学上的现代人出现,人类的物种定名才算稳定下来。人类的体质演化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如智齿在退化、头脑更聪明,所有这些都与文化的演化密不可分。
也正因为如此,研究者们(不局限于考古学家)就在体质演化与文化演化之间挣扎。进化论是否可以直接解释人类的文化演化呢?一种观点认为可以,这部分研究者把文化视为“表现型”,与体质上的演化(基因型)区别开来;另一种观点认为两者并行不悖,体质与文化的演化各有自己的路径以及相应的演化机制,体质演化有生物基因,文化演化有文化基因,后者的变化机制更强调横向的相互影响,与体质演化上强调纵向(代际生育)的差异有所不同。不论持哪种观点,探讨人类的演化都离不开体质与文化两个方面。越是早期的人类 历史 ,越是强调体质演化,越是强调自然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但从根本上说,人类的演化主要还是文化演化,文化是人类的根本特征!
纵览人类演化史,我们一定会为演化的两个方面所吸引:一个方面是人类演化不可避免的趋势,尽管存在不同的演化分支,但是人类似乎是一往无前地走向了以文化适应为主的生存方式,那些仍然依赖体质适应环境的物种最终都走向了绝灭。在文化适应的竞争中,也有不少文化消失。另一个方面是人类演化过程中丰富的多样性,演化也是一个分化的过程,这一点在文化演化上表现得更加突出,世界不同地区都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是人类演化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似乎只有一条原则通用,那就是生存下去;但是,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没有永久的强者,只有灵活变通者才能生存下去,此时,多样性就是选择的基础。人类的演化史生动地演绎了这个辩证的法则。
什么是文化的演化
有关人类的演化,最令人着迷的还是文化的演化,但究竟什么是文化的演化呢?纵览世界史前史的好处,就是有了前所未有的宏观视野与时间深度,尤其是与考古学的实物遗存研究结合起来,此时再来思考人类文化演化的内涵,应当是再合适不过。
如果我们把文化视为人类应对种种困难的能力,那么不难发现,人类的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向外求、向 社会 求与向内求。先师路易斯·宾福德(LewisBinford)讲人类的文化系统可以分为技术、 社会 、意识形态三个层次,意思相近。不过,我觉得自己的说法更好理解一些,或者说,我这里提供的是一种新的理解视角。向外求是指人类利用外物来拓展自己的能力,技术是其中最突出的方面。数百万年的早期人类跟许多物种竞争,人类祖先选择了使用与制造工具这条演化路径。人类没有利齿,但可以利用石片,它可以不断替换,还可以不断升级。人类不但可以用石片切割,还可以用它加工诸如木矛、挖掘棒之类新的工具。从300多万年前石器诞生到1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结束,人类的石器技术在不断升级,越来越轻便,越来越复杂,从最简单的石片发展出了弓箭。人类无须有猎豹的速度,利用弓箭就可以远距离狩猎。1万年前后,随着末次冰期的结束,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面对习惯的食物资源日渐稀疏的问题,但人类发明了农业,驯化动植物,极大地提高了单位面积获取食物资源的数量。一部人类的 历史 ,就是由一系列人类向外探求的里程碑来标记的。
我们都知道人类是高度 社会 性的动物。对早期人类来说, 社会 性是生存的必要,栖居在热带稀树草原环境的人类,面临众多食肉类的威胁,采用群体防卫是基本的生存策略。当人类祖先开始直立行走之后,就进一步强化了 社会 化进程。直立姿态的人把自己柔软的腹部暴露出来,更加需要同类的保护;同时人类可以用面容、声音以及解放出来的双手,表达更丰富的意思。进化人类学与考古学的研究表明人在 社会 化的过程中“驯化”了自我:友善、善于合作的人类种群才进化成了现代人类。人类演化与 社会 是一个双向促进的过程:为了生存,人类需要 社会 ;而 社会 发展又强化了人对 社会 的依赖。成功的适应必定会带来人口的增加,人口的增加意味更大的社群规模,更大的社群规模意味更多的 社会 交流需要处理,人类的大脑不断扩容。进化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Dunbar)注意到社群规模与大脑容量之间存在明显关联。除了大脑扩容,人类逐渐有了更复杂的语言,这就像电脑的操作系统一样。语言也在不断升级,从咕噜咕噜的声音到音节清晰的词语,再到完整的语句、语言符号、文字……总之,没有 社会 ,也就没有人类智力的发展。
当人类走出狩猎采集时代,发明了农业,其 社会 演化变得更加引人瞩目,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文明”阶段。文明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追溯文明自然离不开农业。所谓文明,其根本就是 社会 组织方式的重大变革。人类有了复杂的 社会 组织,我们通常称之为国家。解释国家起源的理论很多,费根在书中有简要的梳理。不论是水利假说、战争理论,还是其他的理论,回到本原,都与人类的 社会 性密不可分。当人类面临问题的时候,除了向外探求之外, 社会 无疑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群体防卫、 社会 智力、语言交流,如此等等,都是 社会 性发展的里程碑。然而,我们还需要认识到, 社会 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跟解决 社会 问题相比,登上火星都不是一件难事。生活在当代 社会 的人们,对此一定会有深刻的体会。人类有了农业,就有了更多的人口,更大的社群规模, 社会 产生分层;有了农业还有了剩余生产的潜力,也就意味有人可以控制它的分配,“文明”开始萌芽。一部文明史,几乎就是人类解决 社会 问题的 历史 。
人类文化演化的奥秘并不只有技术经济、 社会 组织,真正的奥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对于考古学研究而言,具体的问题就是 探索 艺术、宗教的起源。精神世界是人类的内在世界,是人面临问题时向内求的产物。宗教就是人之精神世界的一个避难所。文明史上我们看到古埃及人、玛雅人修建出极为宏伟的金字塔,连偏居一隅的不列颠岛先民也就修建了诸如巨石阵这样的了不起的建筑物。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完成这样的工程,往往需要数代人的时间。能够让人们坚持不懈努力的,就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当技术、 社会 都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时候,精神的力量就成了催化剂。精神世界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世界,一个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世界;一个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世界;一个按照人们自己思想重新组织的世界。目前已有的考古材料显示,人类最早在7万多年前有了艺术品——指示人类精神世界的诞生,实际年代可能更早。解剖学上现代人在此之后,扩散到全世界,从极寒的北极苔原到亚马孙的热带雨林,从空气稀薄的高原到极偏远的海岛。能够促使人类完成这些壮举的绝不仅仅是因为人口太多,或是人类的技术足够完备,这里面一定包含着人类的精神追求。心理学家说是因为人类有爱冒险的基因,但也别忽视人类有能够克服现实困难、驱动自我的精神世界。
史前史的启示
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兴衰的 历史 。兴衰的对象一开始是种群,有的种群继续演化,有的种群走向绝灭,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符合进化论的法则。自从人类的文化日渐复杂之后,出现多样化的发展,就像物种的适应辐射一样,兴衰的对象就成了文化。再后来,兴衰的对象成了文明,从兴盛到衰落,我们很容易产生的印象就是,文化或是文明就像物种一样。然而,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它们相似,但不是一回事,文化的演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文化的演化最大的特殊性就是,其他物种中没有如此复杂的现象。人类为了解决自身的问题,选择了向外求、向 社会 求与向内求三条主要途径。文化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平衡,寻求人与环境的平衡。人类在狩猎采集阶段如此,在农业时代如此,在如今的工商业时代,同样需要如此。末次冰期结束后,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变,狩猎采集时代的文化生态平衡被打破,人类走向了农业生产。传统农业时代,中国发展出了可能是世界上最为完善的文化生态系统,最后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农业时代还是过去了,工商业时代崛起,这一次转变中,并没有看到明显的环境变化的影响,人类文化的演化似乎是主动地打破了平衡。人类 历史 进入了新的阶段,但是环境的制约仍旧存在,最终仍然是要寻求与环境保持平衡。
在文化演化的内部,似乎也是一个平衡的问题。中国传统农业 社会 更多偏向于向 社会 求与向内求,而忽视了向外求,由此在技术经济领域落后了。但是无穷无尽地向外索求,尽可能获取更多的资源,随着人口增加到一定的程度,终究要受制于环境的承载能力,由此必须要向 社会 求与向内求,从另外的途径来解决问题。文化的演化中可以看出从技术、到 社会 、再到精神领域(意识形态)递进的过程,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循环往复,或者说螺旋式上升的演化过程。狩猎采集时代到农业时代,农业时代到工商业时代,都重新经历的循环。每一次时代转换,都涉及到观念的变迁、 社会 的变革、技术经济的巨大飞跃。
读 历史 总不免会展望未来,文化演化的复杂性是累积增长的,同时是开放性的,难以预测。 历史 能够提供有益的借鉴,启发人的思考。过于遥远的未来我们并不清楚,但是我们仍然知道,人跟所有的物种一样,无法离开环境的支持。在人类还无法制造完全人工的环境之前,环境问题仍将是悬在我们头上的利剑。较近的将来相对更容易把握,我们知道,文化演化中技术经济问题,也是 社会 问题,最终还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我们在三者之间,需要寻找最佳的平衡点。
殷虚,因发现著名的古文字而震惊世界,他把华夏文明的印记刻写在时间的坐标轴这种古文是被称之为什么?
甲骨文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