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市户外考古工作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已有序复工。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依据新近出台的《沈阳市工程建设项目考古勘探管理办法(试行)》,全面实施国有土地开发建设中考古勘探前置改革,将考古勘探工作提前到土地收储之前,文物保护工作由“被动跟进”变为“提前主动完成”、由“不可知”变为“可规划”。通过现场勘验,目前初步确定有17个项目地块具备考古勘探工作条件,已安排具有考古团体资质的单位——沈阳市考古研究所对这些项目进行考古勘探。
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考古勘探工作,沈阳市文物局与沈阳市考古研究所按照省、市疫情防控要求制定了疫情防控预案,对外地来沈阳勘探探工采取“点对点”模式,用大巴车到探工所在地将其接到沈阳,所有勘探探工均有从出发地来沈阳前满14天的健康证明及盛世通绿码,并与其居住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沟通,严格按照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备案管理。通过扎实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3月25日起,沈阳市考古勘探工作全面复工。
长期以来,文物部门的考古勘探都是在土地出让之后、相关建设项目即将动工之前,一旦发现文物,就得停工勘探发掘,容易带来问题和矛盾。近年来,沈阳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对土地的需求日益迫切,破解城市建设中的文物保护难题刻不容缓。为此,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文件精神,沈阳市于2019年11月制发了《沈阳市工程建设项目考古勘探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对拟收储地块、拟划拨用地的建设项目地块、工业项目地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地块及其他类型地块中符合考古勘探范围的地块均提前进行考古勘探工作。考古勘探履行招投标程序,按工作时限完成。沈阳市文物行政部门收到考古勘探结项报告后,组织专家进行验收,根据验收结果出具处理意见,交付相关单位。需要开展考古发掘的项目,文物行政部门依法组织考古发掘。这样做,文物保护工作的保护力度将显著增强,成效也会惠及多方。
为安全、规范、高效地完成考古勘探工作,沈阳市文物局结合沈阳市实际情况,编制了考古勘探前置工作流程,指导沈阳市考古研究所修改完善了《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勘探及发掘服务管理办法》。今年初,沈阳市文物局向各县(市)区政府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度土地收储之前进行考古勘探的地块情况统计的函》,对全市拟收储地块信息进行汇总整理。截至4月初,各县(市)区共申报了106个考古勘探前置项目。
沈阳市文物局随即组织沈阳市考古研究所对各县(市)区上报的考古勘探前置项目地块进行实地勘验,确定前置项目地块是否符合考古勘探工作条件。对符合考古勘探条件的前置项目地块,向沈阳市考古研究所下达考古勘探工作委托,由沈阳市考古研究所实施考古勘探;对不符合考古勘探条件的前置项目地块,向相关部门提出工作意见,由县(市)区对地块进行整理,符合条件后再行申请考古勘探。
考古勘探前置工作的开展,避免了考古勘探工作与工程建设的时间冲突,缩短了工程建设项目文物考古勘探审批时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沈阳发现古代遗址,将其命名“六层塔”,最底下一层为何会关乎全城命运?
1996年3月份。沈阳市文物考古钻探队,来到沈河区正阳街大舞台地区进行勘探调查。因为当年大舞台某处建筑工地,需要事先报备沈阳市文物局才能获得施工许可。没想到,考古队员于这片建筑工地发现6层古代遗址,沈阳市文物局将这片古代遗址命名为"六层塔",这"六层塔"中最底下一层,甚至关系整个沈阳命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沈阳是我国有名的历史古都,7000多年之前,中华民族的先祖于沈阳创造出了"新乐文化"。春秋与战国时期,沈阳被划为燕国领地,直至西汉、唐、五代,沈阳和其他东三省地区被划为关外沃土。由于东三省一直未能受到中原文化全面影响,所以整个沈阳出土的古墓是以辽代、金代等少数部族为主,很少出现唐宋以及西汉时期王公贵族的大墓。1996年3月份,沈河区正阳街这处建筑工地,却一下被勘探出有6层古代遗址,也是让当地考古队员非常兴奋。这6层古代遗址属于文化层堆积,建筑工地的东区比西区要稍高一点,形成年代几乎一致。
第1层是近50年来,沈阳当地人的大坟地,第2层,将年代延伸到晚清时期。第3层、第4层、第5层,分别是清代中期、明末清初还有辽末元初。第6层以下是生土层,生土层就是没有人类活动遗迹的地下层。前5层古代遗址出土不少具有价值的陪葬品,还有古人生活的详细信息。可是这第6层深土层,才是让考古专家欣喜若狂的。原来"六层塔"中最底下一层,竟然是炭化谷物堆积层。按照笔者的理解,炭化谷物堆积层和深土层并不相冲突。所谓炭化谷物堆积层,就是指千百年前,这片区域曾经储存大量粮食。可不知怎么回事,这些粮食突然遇上明火被烧焦了,于是这些被烧焦的古代农作物一直埋在最底下。
根据1997年1月份沈阳市发布的:古代遗址考古简报,我们能明确得知,第6层炭化谷物堆积层,其炭化程度较高,且十分纯净。同时第6层是地下深土层,含水量较大,所以这片古代遗址保存十分完好。该炭化谷物遗存面积大约有240平方米,炭化谷堆积的厚度为0.3米~0.5米,且存放大量经过火烧的谷物,并没有遭到地下渗水的破坏。可能有不少朋友会觉得奇怪:为何专家看到这炭化谷物堆积层,比那些有用的陪葬品还要高兴?其实根据不少古文典籍记载,辽代时期,沈阳应该是一个大的粮仓,这座粮仓是供应整个皇宫贵族,以及平民百姓的大粮库。考古队员虽从古书记载上看到这个细节,但是并没有在沈阳当地发掘出有用的实物佐证。
那么,这"六层塔"当中最底下一层的炭化谷物堆积层,或许就是辽代时期,沈阳作为粮仓最重要的物证。后来考古队员将这些被烧焦的谷物拿去碳元素分析已经明确断定,这些农作物其出产时间就是辽代中期。加上第6层古代遗址还有已经炭化的木柱,从其整体建筑架构来看,是辽代典型泥灰布纹瓦以及灰砖形制。
所以考古队员由此断定,沈阳(古称沈州城)是辽代非常重要的大量存储粮食的仓库。如此大规模的粮仓,肯定不是居民所拥有,应该是辽代沈州城内官署储粮仓库。所以笔者才会说:这处遗址关系到沈阳全城百姓的命运。大家可以这样想,一旦这个粮仓遭到损毁,或者被敌人破坏,粮食被付之一炬,对于整个辽国还有沈州城的百姓将会有极大的影响。
老人常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沈州城这么大的一个粮仓却被人用火烧毁,这也成了一桩悬案。总之,沈阳大舞台地区发现的这处"六层塔",前5层是非常普通的古代墓葬。第6层虽没有人类活动遗迹,但当地考古队员此处古代遗址,与古书上的记载,也印证了沈阳是辽代地区最重要的粮仓。根据笔者得到的最新消息,1998年,沈河区正阳街一带盖起了高楼大厦,以及著名的沈阳大舞台,这片"六层塔",被当地文物局很好的收纳保管。
参考文献:元史、沈河区考古简报
沈阳市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和地下文物保护条例
第一条 为加强对文物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对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和地下文物的保护。第三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