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山海奇闻考txt,只为了找寻自己流落异乡的母亲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山海奇闻考txt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山海奇闻考txt
山海奇闻考txt
(栖云居士 形象)
故事的主人公沈氏,是清乾隆年间的一位商人,祖籍在吴县,即今天的江苏苏州吴中区。
由于年代久远,沈氏的全名叫什么,作者在浩瀚史书中翻来覆去也没找到,但却发现沈氏留下一个名讳,自号栖云居士。
大清的商人,有两处最为厉害,一处是广州十三行,一路是江浙盐商。
广州十三行和历代商人都不同,他们身在港口,能率先且便捷的和外来世界沟通,所以是朝廷指定的对外贸易组织,即全大清的商人,只有在广州十三行的,才能和外国人做生意。
江浙盐商当然也非同一般,他们每年的创收都几乎承担了清朝中晚期每年一半还多的财政收入。
清圣祖康熙皇帝曾经留下过对百姓永不加赋的遗训,钱不能取之于民,只能索之于商。
充盈国库需要从盐商手里抽取赋税,边关打仗,更要从盐商口袋里拿取捐输以维持军费开支。
栖云居士的生意做得当然没有以上两处大,可他艺高人胆大,也是和外国人做生意的,但并不下西洋,而是下南洋,即今天的东南亚一带。
正因如此,栖云居士因为工作的关系,就时常会到东南亚出差。
东南亚有一小国,名曰安南,即今天的越南,栖云居士时常要到安南国去进货。
(古代安南)
一来二去,他在安南认识了一位中国籍女子,姓林。
栖云居士和林氏两情相悦,很快结为夫妻,并且不久之后还诞下了两儿一女,其中,大儿子的名字叫做沈仁业。
相遇,结婚,生子,栖云居士这么一耽搁,索性就在安南定居,一待就是十几年。
他虽然人在安南,但还是十分思念故土的,家乡吴县还留有自己的老父亲一人独居,无人照顾,所以很快,栖云居士就决定带着妻子儿女叶落归根,回老家去。
但后来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妻子林氏和小儿小女并未跟随栖云居士回来,只有大儿子跟着自己跋山涉水,回到了老家。
夫妻两地分居,时间又过去十年,而栖云居士的大儿子沈仁业,也已经长到了十七岁。
也就是在这一年,安南爆发了“阮氏之乱”,国内动荡,兵戈骤起。
沈仁业自然十分牵挂母亲,生怕自己的母亲和弟弟妹妹在战乱中有什么闪失,于是央求父亲栖云居士去趟安南,把她们接回来,也好一家团圆。
栖云居士当然也十分思念妻子儿女,于是打算立刻动身前往安南。
但栖云居士的老父亲这时候却说啥也不同意了。
啊,你当初跑去安南进货,把我一扔下就是十几年,现在你又想往出跑,谁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
况且现在安南动荡,你去了再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
老父亲坚决不同意,栖云居士只好作罢。
沈仁业十分伤心,但他尚且年幼,只能暗自祈祷,希望母亲和兄弟姐妹平安无事。
(沈仁业 形象)
时间一晃,又过去三年,沈仁业已经二十岁,他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凡事已经可以自己做决定了。
于是他告诉自己的父亲和祖父,自己要独自上路,前往安南,把母亲给接回来。
父亲和祖父当然不同意,但沈仁业也十分倔强,你不让我去,我就日日垂泪,绝食不吃饭。
结果正在沈仁业和家人闹的正僵的时候,安南传回消息,母亲林氏过的尚好,不用挂念。
知道母亲在远方生活的还可以,沈仁业这才放弃接回母亲的念头。
但请各位记住,是暂时放弃。
敢问世间有哪个儿子不思念自己的母亲呢?
彼时的沈仁业虽然嘴上不再说去安南接回母亲,但心里一直在盘算着。
这事儿之后,又过了三年。
沈仁业二十三岁,父亲在吴县托人说媒,给他迎娶了一房妻子。
沈仁业结婚了。
红烛高挂,满堂喜庆,但沈仁业却无法得到远在天边的母亲的祝福。
他再一次地质问父亲,为什么不把母亲接回来,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能让一家团聚?
栖云居士被儿子逼问,心中有愧,居然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
这位沉默的父亲最后决定,要给自己的儿子一个交代。
不久之后,栖云居士书信一封,寄往安南,信中交代,让已经二十多岁的二儿子带着母亲和妹妹回吴县投奔自己。
但不巧的是,这个时候清廷和安南的关系十分不融洽,已有剑拔弩张之势,安南当地关闭了大部分的港口,栖云居士前前后后寄了四五封信,才算联系上远在异乡的母女。
不联系不知道,一联系吓一跳,原来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们这些年在安南过得十分不如意,妻子已经移居会安(越南中部),而二儿子和女儿则居住在顺化(越南承天),也就是说,这么多年,自己的妻子一直独自居住,无人照顾。
(今天的越南会安)
沈仁业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十分崩溃,他实在想象不到自己的母亲在安南的生活得有多么艰辛,他立刻就要前往安南,把母亲给接回来。
但恰在此时,他的父亲偶感风寒,久治不愈,居然一病不起,去世了。
结果栖云居士一去世,老爷子(即沈仁业的祖父)白发人送黑发人,一着急一上火,也跟着去世了。
两位双亲纷纷离世,沈仁业悲上加悲,就算心中有万千冲动想要接回母亲,但仍然要先把双亲的丧事办完才行。
丧葬的事情全都办理妥当后,这就又过了整整一年,时间转眼来到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
沈仁业在吴县成了孤家寡人,他仰天长啸道:
此生若不接回母亲,誓不为人!
他把家中事宜全都付托给邻居,带着父亲留给自己的母亲的画像和历年往来的书信,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安南的“寻母之旅”。
临走之前,邻居问他什么时候回来,沈仁业头也不回地说:
找不到母亲,终生不回。
如果找不到,我就找一辈子。
(清朝的广州)
前往安南的路程是遥远的,他先从苏州吴县坐船到广州,然后又辗转到了琼州,最后在琼州码头通过一艘货船抵达了安南。
但沈仁业前脚到了安南,后脚就蒙圈了。
自小就跟随父亲归乡的沈仁业对这片异乡的土地实在是太过陌生了。
何况,安南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很多以前的地址和信息如今已经全然对不上了,所以想要寻找母亲,无异于是大海捞针。
没办法,沈仁业只能四处瞎转悠,他跟着流亡的难民一路辗转,一路寻访,没找到母亲,但却碰到了一伙想要谋财害命的贼人。
沈仁业福大命大,拼死逃出了这伙贼人的魔爪,逃进了荒山野岭之中。
大山茫茫,正如沈仁业惆怅的心情一样。
此时的他,蓬头垢面,衣衫破旧,身上还有些刀伤剑伤,脚上也因为多日奔走而磨出了水泡。
但,沈仁业仍不放弃,他在大山中摸索多日,居然奇迹般地走到了越南中部,即母亲所在的会安。
(母子团聚)
他在会安又找了半个多月,最后终于找到了母亲林氏。
而此时距离上一次母子见面,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一年。
二十一年,这是亲情的最终距离。
可怜的林氏孤苦无依,见到沈仁业却不敢相认,原因很简单,二十多年过去,她已经想象不出自己的儿子长成了什么模样。
沈仁业拿出父亲留给自己的画像,又拿出书信为证,母子这才相认。
林氏抱着自己的儿子嚎哭不已,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喜悦的泪水。
这个可怜的母亲在这片异土苦苦等待了一辈子,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儿子。
不久之后,沈仁业又陆续找到了自己的弟弟和妹妹,一家人终于团聚。
亲人虽然团聚了,但想要带着一家人返回吴县却是个大问题。
清廷和安南关系恶化,各地港口已经全部关闭,一来不许进,二来不许出,这可如何是好?
沈仁业自然有他的办法。
他找到当地负责中国和安南事宜的清朝官员,讲述自己这么多年来的遭遇,接待他的官员大为感动,当即决定,为沈仁业破一次例,亲自送他们出海回乡。
于是,这一家人踏上了一条往返琼州的货船,踏上了归家之路。
但不幸又降临了。
船只航行到琼州海峡附近时,突遇风浪,滔天海水眼见就要把船掀翻,一家人就要葬身海底。
这时,沈仁业跪在船头,在心中祈求上天,如果上天硬是不要他们一家团聚,可以收走自己的性命,但是让自己的母亲和弟弟妹妹活下去。
结果他这么一祈愿,奇迹果真发生了。
刹那间风平浪静,船只很快抵达了琼州。
(琼州海峡)
朋友们,这不是我搞封建迷信或者胡编乱造,而是史书上的真实记载,我只是给大家复述出来而已。
千难万险,沈仁业一家人终于抵达琼州。
但一家人到了琼州港口,问题又来了。
琼州本地的官员搬出一条政策,即“外夷女子例不入中国”,意思是你们可以回来,但是你母亲林氏是安南人,按大清例律,是不能进入中国境内的。
沈仁业百般解释,表示自己的母亲是华侨,是中国籍,只不过是在安南长大,但琼州官员们认死理儿。不管沈仁业怎么解释,愣是不让林氏入境。
官员们表示,想要入境,需得到广州府去办理入境手续。
眼见家乡就在眼前,却被拒之门外,沈仁业当然不肯放弃。
于是,他只好先把母亲林氏安排在琼州海湾的渔户家中,自己则跑到广州去给母亲办理入境手续去了。
没想到沈仁业到了广州府,广州的官员又说得先要琼州府官员开具证明,才能办理证件,没办法,沈仁业又得折返回琼州,到了琼州,本地官员们又把皮球踢给了广州。
沈仁业就这么在广州和琼州两地之间来回奔走,为了给母亲办出个入境许可,竟又折腾了整整六年的时间。
最后,沈仁业还是办理好了一切事宜,带着自己的母亲和弟弟妹妹回到了吴县。
一家人终得团圆。
这个故事大致就是如此,到此就差不多结束了。
(《清史稿》)
顺带一提,故事出自《清史稿》,《同治苏州府志卷》以及《清代诗文集汇编》。
故事很普通,因为只是个小人物的一生。
苍茫大地,万千年历史,普通百姓们最平凡朴素的愿望,就是一家团圆。
这的确很普通。
这个小人物穷尽一生的时间,只为了寻回自己的母亲,除此之外,再无其它。
以上就是关于山海奇闻考txt,只为了找寻自己流落异乡的母亲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山海奇闻考txt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