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勇
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 摄影 杨博
6月18日下午,探秘定笮古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首届盐源青铜文化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学术研讨会分组讨论在盐源县举行。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勇分享《云贵高原出土汉代铜钟的考察》,对云贵高原上出土的编钟进行全面梳理,并考察其源流以及与内地乐钟文化的关系。他表示,“对云贵高原的西南夷来说,铜钟在社会生活中不仅是乐器,也是象征权力、地位的物品,具有和内地乐钟相似的非常重要的礼仪功能和政治功能。”
杨勇介绍,云贵高原的汉代铜钟是在内地乐钟文化的影响和诱发下产生的,属中国古代乐钟体系的地方类型;由于地域特色浓郁,它们又是当地西南夷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铜钟包括半环钮铜钟和羊角钮铜钟两类,二者年代相当,都流行于西汉时期,但分布、族属和源流等却各不相同。
半环钮铜钟是西南夷在内地乐钟文化的影响下创造的,其在形式和使用上模仿了内地乐钟,但很多方面又打上了本地文化的烙印。羊角钮铜钟还见于广西东部、湖南以及越南北部。
与内地乐钟相比,云贵高原出土的铜钟虽有诸多地方特色,但仍不失原有的礼仪属性和功能。在使用上,半环钮铜钟与羊角钮铜钟大体接近,但也有差异,如编数和悬挂方式等。杨勇表示,关于这些铜钟的具体演奏方法、律制特征以及制作技术等,是今后可以继续关注和探讨的问题。这些方面的研究将更多地依赖于多学科的合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