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陕西一向是一个“出土文物”大省,经常有人调侃,在陕西大型基建工程很难推进的原因之一,就是工地上挖着挖着,就“挖出了大墓”。
2009年时,陕西韩城一个工地在作业到一半时,就发现了数十座古墓。
经过考古研究人员的考古抢修,发现一座被命名为M218的宋代古墓保存完好,古墓内盖被睡觉的夫妻给了专家一个极大的“惊喜”。
古墓挖掘现场
未被盗掘的古墓2008年,陕西韩城矿务局征用土地进行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工人发现了数百座墓葬,得知消息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人员赶往工地,对这批古墓进行了清理发掘。
这一批古墓主要位于盘乐村东部,其中有47座墓葬的年代从汉代到宋代不等,但大多数墓葬都已经被严重盗掘。但有一座被命名为M218的古墓保存完好,给了专家一个“大惊喜”,成为了这次抢修发掘的重要成果。
实际上,考古人员最初对于M218墓并不抱有太大的期待,因为在发掘这座墓葬之前,考古人员已经发掘了它附近的2座墓葬,都是小型的、没有什么考古价值的近代墓,而初步的勘测结果也显示,M218墓 也是一座小型墓葬。
M218墓位于地下7米深,考古人员从早上一直挖掘到中午,才挖到了墓室外层的墓砖。
挖掘现场
从墓砖来看,专家认为这座墓葬的时间应该要早于清代,但具体是什么时间的墓葬,还无法断定,于是,考古人员怀着希望继续进行挖掘。
从进一步发掘来看,M218墓葬的长度只有2.45米,宽度也只有1.8米,高度为2.25米,是一座小型的砖券墓室。
随着考古挖掘的进行,专家认为,这些平铺的墓砖是一种“防盗”设计,如果盗墓贼挖到这些墓砖,可能会认为已经挖到了墓底,这只是一座空墓,而放弃盗挖。
而且,这座墓穴的墓穴口故意做得很小,仅容一人进出,专家认为这也是一种防盗的设计。
果然,在挖掘到墓道、墓门之后,考古人员发现,这是一座未被盗掘的古墓,墓门上的封门砖没有被动过的痕迹,这意味着考古人员可以从墓中的随葬品或者陈设中找到更多墓主人的信息,并追寻到更多古代社会生活的痕迹。
墓门
怀抱着期待,考古人员打开了墓门,但可惜的是,墓室内并没有随葬品,甚至也没有棺椁,只有一张床榻。
床榻的底座为砖砌而成,上半部分则是木榻,床榻上并排躺着两副枯骨。
在后来的发掘中,专家们发现,这是一男一女两具尸体,下葬时身上应该还盖有某种粗纤维制成的毯子或被子,显然是一座夫妻合葬墓。
考古人员清理现场
墓主人是汉人吗?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显示,墓穴中男性居于东侧,骨架长1.8米;女性居于西侧,骨架长1.65米,虽然两人身上的衣物以及盖着的毯子都已经完全腐朽,但他们的头发尚存,还能看出两人的头发均为棕红色。
而且从骨骼检测来看,女性脚部骨骼完好,并没有“裹小脚”的迹象,再加上没有棺椁、没有随葬品的下葬习俗,专家们纷纷怀疑,墓主人是汉人吗?
众所周知,汉人下葬有着种种风俗礼仪,例如下葬时尸身要盛放于棺椁之内,还会在其中放置一些他生前爱用的物品作为随葬品,即使家庭条件有限,也会有一口薄棺、几件随身物品随葬。
但是在M218墓内,并没有发现这些汉族的风俗,而用于放置尸身的砖塌,则让专家们想起了另外一种墓葬习俗,那就是祆教徒的墓葬方式。
根据我国之前的考古成果,与我国素有往来的粟特人信奉祆教,他们会采取这种方式下葬;而且,墓主人的头发呈现出棕红色,很可能不是因为头发中的黑色素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去,而是来自中亚的粟特人,原本就拥有这样的发色。
但是没有更多的证据可以支持专家的猜测,甚至在墓葬中还有一些“证据”在否定专家的猜测。
虽然这座墓葬中没有随葬品,但是这座墓葬给了专家一个巨大的“惊喜”,因为在M218墓葬的三面墙壁之上,保存着绘制精美的壁画,保存完好,鲜亮如新。
在墓葬内发现如此精致且保存完好的壁画,在中国考古史上可谓是绝无仅有。
墓主人头发
专家表示,当他们看到这些壁画时,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这些壁画颜色清新如初,就像是“刚画出来”的一样。
在正对墓门的墙壁上,画着一副男性的画像,很显然所画的应当就是M218墓葬的男主人,但画像上的人物却没有深眼窝、高鼻梁等中亚人的特征。
画像背后还写有一些诗句,诗句被男主人的画像遮住了大部分,露出的十几个字根据专家的考证,可能是《全唐诗》中一首描写吕洞宾的诗。
这似乎显示出了墓主人对于中国文化颇为了解和喜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能降低了墓主人是粟特人的可能性。
专家
而且,女墓主的手中还握有钱币,这同样是汉族的下葬风俗,在其他民族的殡葬风俗中很难看到这样的场景。
另外一面墙上的壁画则绘制的佛教主题,描绘了佛祖涅槃的场景,显示出墓主人可能有佛教的信仰,加上整个墓室内都没有显示出祆教的元素,这让专家们不由得怀疑,墓主人真的是一个信奉祆教的中亚人吗?
对此,专家们做出了一些猜测,有人认为,墓主人可能是“混血儿”,他的祖先可能是粟特人,但早已来到中国,受到了汉化,与汉人通婚,因而他的样貌才没有明显的中亚人特征。
也有人认为,可能墓主人本身与汉人通婚,也已经接受了汉化,他们的后代在遵循夫妻双方风俗的基础上,按照这样的形制将两人合葬。
墓室壁画
不过这些推测,可能再也无法得到证实了。因为在后来的进一步研究中,虽然专家提取了墓主人的头发进行DNA检测,但很遗憾的是,检测结果只能排除是蒙古人种。
也就是说,排除了墓主人是中国人的可能性,但具体他们到底是哪里人,由于墓穴内并没有墓志铭出土,这可能只能成为一个永久的谜团了。
幸运的是,虽然我们无法具体得知墓主人到底是哪国人,但对于墓葬和墓主人的其他一些信息,我们还可以略微探知一二。
外国人来朝
墓主人是一个“中医药专家”?考古专家在清理骸骨时发现,两人的骨骼上有一些结晶,经过分析,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墓主人夫妇服用丹药导致的。
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帝王将相有服用丹药、追求长生不老的习惯,这种习惯自然也会影响到民间,不少百姓也希望通过丹药来强身健体。墓主人显然就有服用丹药的习惯,那么他的丹药是从哪里来的呢?
专家发现,墓室的壁画上绘有详细的、制作药品的过程,还有男子手捧“朱砂丸”药匣、研读医术的画面。
另外,画面上还有人手持医书《太平圣惠方》,展现的显然是古代中医药相关的场景。这是我国首次发现展现中医中药的壁画场景,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墓葬
根据《太平圣惠方》一书,专家推测,墓主人生活在宋代,因为《太平圣惠方》成书于北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是宋代极为重要的医药典籍,甚至是当时帝王送给外国使臣的礼品之一。
再根据女主人手中所握的“熙宁元宝”(公元1068-1077年)钱币来看,专家认为此墓葬的年代在北宋晚期可能性最大。
在确定年代后,专家认为,依照宋朝“非官不志”的习俗,在墓中没有发现墓志铭,很可能是因为墓主人并没有当官,那么壁画中的中医药生活场景,只可能是因为墓主人本身就从事中医药相关的工作。
专家认为,墓主人很可能是中医药方面的专家。
墓室主人和四周壁画
除此之外,墓室中西壁的壁画还展现出了北宋杂剧的演出场景,画面上共有17人,分为乐队和演员两大部分,画面生动、活灵活现。
这一壁画揭开了一个困扰考古学家们许久的谜题,那就是北宋杂剧演出,到底有没有乐队伴奏?从这幅壁画来看,显然是有的,而且乐队的规模还不小。
这幅壁画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宋代戏剧文物中最为生动完整的宋杂剧实景,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
为了更好的保护和研究这方墓室以及墓室上的壁画,专家对墓室、壁画进行了加固和保护后,将其整体吊装搬迁至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位于西安北郊的泾渭基地。因为墓室的壁画保存完好,这座墓室也被称之为M218宋代壁画墓。
2010年,M218宋代壁画因为发现了及其罕见的宋代木榻实物,以及保存及其完好的壁画,成功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
墓室壁画
不过,尽管如此,这座墓葬中还有许多谜题未能揭开。
例如,考古人员发现,这男女墓主人都不存在二次下葬的痕迹,两人基本上是在差不多时间内死亡后,直接被合葬在一起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男女主人先后在差不多的时间内身亡呢?
是殉葬吗?专家并没有在两人身上发现明显的殉葬痕迹。是因为服用丹药过量而导致死亡吗?但专家并没有发现他们有骨骼发黑等丹药中毒的迹象。
这些谜团可能永远无法再揭开,但遗憾可能始终都是考古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吧。
参考资料央视网,《墓画疑云》
三秦都市报,《陕西韩城宋代壁画墓入围十大考古发现初评》
中国日报,《陕西韩城宋代壁画墓整体搬迁》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