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都市快报
陕西的考古成绩单
在全国一直十分亮眼。
近期,又传来好消息,
西北大学研究团队研制出了
一种新型的文物扫描仪,
大大缩短了文物数据采集时间。
两只灵活的机械臂对兵马俑模型局部进行拍照、扫描,随着底座圆盘的转动,带动着机械臂换个部位继续采集,几分钟的时间,电脑上就出现了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形象。
这套系统叫做文物外观快速采集建模装置,通俗的说,这台设备就是一种新型的文物扫描仪,是西北大学研究团队花了两年时间研发的。它由转盘、机械臂以及两个文物外观数据采集模块组成。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地工程中心研究员 赵宏安:“结构光扫描仪用来向文物投射结构光,获取表面结构信息,相机用来采集表面的纹理信息,把这两部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上,最后完成全彩色的三维模型的融合。”
那么这台文物扫描仪采集出相关数据后,究竟有什么用呢?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地工程中心主任耿国华:“它可以用在后继的研究,向公众的展示等方面,还可以为文物的传播和传承,做一些贡献。”
记者了解到,该团队25年来共研制了3代扫描仪,第一代扫描仪主要解决颅面修复问题,第二代可以解决瓷器的高反光问题,而作为第三代扫描仪,改进为几何与纹理的同步采集,具有智能化、自动化以及高精度的特点,之前进行兵马俑文物数据采集往往耗费多日,现在分分钟就搞定了,并且能够达到0.05毫米的建模精度。”
这台新型的文物扫描仪,还可以广泛应用在对其他文物的数据采集方面,在国家博物馆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它将派上大用场。
来源:陕西都市快报
记者:张刚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一兵马俑介绍?
兵马俑(Terracotta Army;Terra-cotta Figures;soldier and horse figures),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用陶土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1974年3月11日,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已有200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之北,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过洞中。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4年7月15日,省文物局派出了秦俑考古队开赴发掘现场。随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的师生也前来支援,他们在965平方米的试掘方内清理出与真人真马相仿的陶俑500余件,陶马24匹,木质战车6乘和大批青铜兵器、车马器。通过试掘和钻探,一号兵马俑坑总面积14260平方米,内含陶俑、陶马约6000件。1978年,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目前已挖掘出3个俑坑。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兵马俑的历史简介?
秦始皇兵马俑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国第一个规模宏大、布局讲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现存陵冢高76米,陵园布置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公里,外城周长6.3公里。陵冢位于内城西南,坐西面东,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始皇陵建筑群的核心,目前尚未发掘。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大家有用。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